在日前举行的第六届胃肠肿瘤学术研讨会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胰主任何裕隆教授指出:现在广州市大约每10万人中有50个人患肠癌,而全国患病率还在以每年4.5%的速度增加,这与灰霾等环境污染不无关系。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全国104个城市重污染,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大雾和霾橙色预警。在这种无以躲避的生存环境中,任何关于雾霾致病的说法与消息,都会刺激公众越来越敏感的神经。
雾霾是不是肠癌的致病要素,普通如你我者无从知晓。一方面是专家学者的言之凿凿;另一方面,包括某些专家学者也认同,癌症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的缓慢过程,肺癌、肠癌等发病率目前增速上升,“病因必定是10年前或更早就有了”。但是,10年前我们尚未见到过“让人近视”的灰霾。两方面的考量,不免让民众莫衷一是。
专家学者也往往是各持己见。最近,中国社科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绿皮书指出,雾霾天气现象可使慢性病加剧、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改变肺功能及结构、影响生殖能力、改变人体的免疫结构等。随后有医学界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表态,雾霾对生殖能力即使有影响也不会太大。再向前追溯,今年年初,科普人士方舟子与钟南山院士,曾有过一轮灰霾是否导致目前肺癌高发的争议。
雾霾危及民众健康安全,这是无可争议的。但是,在当前的信息平台上,雾霾似乎成了“包致百病”的万恶之源。这既表现出了学界的浮躁跟风之气,也在根本上于防病抗霾没有益处。
譬如生殖力、免疫力降低,以及这癌那癌发病率上升,最大的致病因素是哪个,在诸多诱因中,也有个轻重的序,廓清这些有利于民众主动防病,也有利于卫生等部门在疾病预防上“对症下药”。同时,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也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厘清危害,有助于政府部门治霾、防霾的决心,以及重污染天气中加大应急措施的实施。据悉,雾霾的根本治理需要二三十年时间。在这漫长的恶劣环境煎熬中,如果总是雾霾“包致百病”,即使能够让雾霾的危害备受重视而得到加快治理,也很可能会忽视了其他的致病因素从而难以降低发病率。
所以,厘清雾霾的危害已成当务之急。雾霾汹汹,到底凶在何处,只能向学界的严谨与务实要答案。事关民众健康福祉,学界不能再嘈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