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国家工信部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三大电信运营商同时颁布了TD-LTE经营许可,这标志着中国4G时代的大幕正式拉开。
2G、3G引发了一场通信市场和消费方式的革命。据有关方面统计,过去3年,仅3G一项,就直接带动投资4556亿元,间接拉动投资22300亿元,直接带动终端业务消费3558亿元,间接拉动社会消费3033亿元。同时,直接带动增加就业岗位123万个,间接拉动增加就业岗位266万个。因此,相关专家预言,如果一切正常的话,4G在其完整生命周期内,将形成万亿元以上的市场规模。
就4G来说,单从技术角度来看,其正面形象是非常好的,也完全符合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但是,由于我国的通信业尚处于相对垄断的格局,市场的开放度并不高,竞争性也不强。因此,三大运营商完全有条件对4G消费形成垄断,并利用垄断手段控制市场、控制价格、控制消费,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如此一来,消费者就有可能成为弱势群体,利益受到伤害。
事实也是如此,伴随2G、3G诞生的微博、微信、淘宝等,目前也正呈现运营商与消费者的利益博弈格局。特别是微信,相关运营商一直在寻找机会进行有偿服务,只是碍于社会压力过于巨大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的干预,这一意愿尚未得到实现。那么,运营商们会不会借着4G的机会,对微信等进行有偿服务呢?如果运营商们在新产品的开发和新业务的发展方面,“吸取”3G的教训,一推出就实行收费,消费者又能如何应对?
在技术层面,由于4G的传输速率要明显高于3G、2G,由此在流量等方面,也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压力,使消费者的使用成本大幅上升。那么,三大运营商将采取怎样的措施,在4G带来技术革命的同时,不给消费者增加经济负担呢?否则,缺少消费者的参与,4G的生命力也会大大降低。
如果4G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消费者的消费成本将增加,新技术带来的新享受就会因此而受到严重影响。
另外,2G、3G在使用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问题,也一直是困扰着消费者。4G在这方面有何新的改进和提高,对三大运营商来说,也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