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提供的是公共服务,政府担起部分职责是应分的事。但是,如何让它更好姓“公”,既实现社会出行有序,又不使财政不堪重负,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道考题。
显然,目前北京被这道考题难住了。对公交票价的财政补贴连年增长,使财政负担不断加重。如2010年补贴128亿,到今年就将攀升至180亿。而以2011年数据计,当年公交运营补贴156.9亿元,占去当年全市公共财政支出约11%,社会保障与就业的支出仅占7.2%。
都是纳税人的钱,都要用到百姓身上去,但这部分花多了,其他部分就受到限制,如何把好钢用到刀刃上,实现均衡化,是一门学问。其讲究的源头,就在于要对所花钱领域姓“公”的价值与成色进行精准定位。
公共交通姓“公”,但它本身又有一定的营利属性,显然不能全由财政买单。从目前情况看,百姓买单的部分相对低廉,一般投币需要1元的话,刷卡则只需要4毛钱,这就使政府买单部分较多。长此下去,就可能使低票价模式难以继续。
从根本上说,让公交定价更好姓“公”,就是既要充分考虑其公共、公益等属性,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又要更好发挥市场调节作用。这也正合乎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市场与政府关系与作用的新定位。
考虑到公交这一事关大多数人利益的定价问题,让市场发挥调节作用,可以采取充分听取民意的做法,征求百姓愿意接受的实际心理价位。同时,也必须考虑不同群体的承受能力。比如,对于一般收入人群来说,一次4毛钱的价格可能满不在乎,但对于低收入人群、学生等,可能会在内心里统计一个月坐公交的开支。如果提价,显然要考虑对这部分群体的利益问题,采取定位补贴等方式缓解矛盾。
从理论上讲,政府职能的精准定位,比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中基本的部分、政府可以购买公共服务等等,都已经不是问题了。但北京公交定价所面临的难题从一个侧面表明,理论走向实践,的确存在一个具体和精确的问题,有时甚至就是具体到价格的多少。
在这个意义上,引入运营成本的透明公开,引入民意的充分听取,取得民众的理解与支持,或许是破解实践难题的有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