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数据逐步走好,各项经济改革也已初见成效。预计宏观经济数据会继续走好。我国宏观经济数据的逐步走好,表明宏观经济稳中有升,而这样良好的经济形势,又将对下一步的经济改革形成支撑。
今年经济改革工作“大刀阔斧”
今年可谓是经济转型与改革的关键之年。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今年经济体制改革9项重点工作。分别在行政体制、财税、金融、投融资、价格、民生、统筹城乡、农业农村、科技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改革力度。会议要求,当前形势下,稳定增长、防控通胀、化解风险,努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迫切需要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出实招。而升级版经济重点方向表现在,以新型城镇化释放内需潜力,以创新驱动提升经济质量效益,以加快服务业发展扩大就业,以绿色发展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以资本项目开放促进转型。
做好当前经济工作,关键要在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中有所作为,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激发市场活力。要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着力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设立上海自贸区将是本届政府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举措。笔者认为,自贸区的建立将创造新的要素转移和资源配置模式,开放的尺度也将更大,能够释放新的政策红利,创造新增长极。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决定,是落实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决策部署的具体措施,也是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改革举措。今年9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民间投资政策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汇报,研究部署有效落实引导民间投资激发活力健康发展的措施。会议强调,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切实转变观念,全面落实好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各项政策。坚决打破各种对民间投资制造隐形障碍的“玻璃门”、“弹簧门”,彻底拆除“表面迎进去、实际推出来”的“旋转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市场化改革,政府有形之手需要约束,让市场自己去运行,也就是所谓的“简政放权”。这将会对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有更大的影响。
宏观经济形势对经济改革形成支撑
令人欣喜的是,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改革能够形成支撑。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今年上半年GDP增长7.6%,与其他国家相比,经济增长处于高水平。上半年CPI同比上涨2.4%,虽然6月CPI涨幅为2.7%,创下4个月新高,但相比过去几年动辄4%、5%以上的涨幅,今年以来各月份CPI同比涨幅并不算高,即使最高的2月份也不过3.2%。如果我国继续以往的经济增长方式,一定还会有更高的增长率。但是,在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上,我国政府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宁可主动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也要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长远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这样的增长速度,是良性调整的结果。由此可见,目前经济呈现稳中有升,物价稳定态势,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都有不俗的表现。而这些表现,正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不久前在大连举行的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所指出的那样,“今天,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已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后面的故事会更精彩。”
未来经济改革工作还需稳中求进
首先,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人的城镇化,研究新型城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出台居住证管理办法,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相关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制度。更要发展现代农业,支持三农经济发展,将新型城镇化与发展同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制度,出台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意见,提出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以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其次,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发展。民间投资有助于发挥市场活力、促进就业创业,是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重要力量。那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发展,关键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营造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共同承担社会责任的环境,让社会资本释放巨大潜力,为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增添持续动力。再次,稳步推进上海自贸区建设,并将上海打造成为经济制度创新的试验区。上海自贸区方案中加入“试验”二字,就意味着这一区域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如何在上海自贸区范围内成功实施“一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的创新监管服务模式,从而实现简化监管手续、降低成本,实现“境内关外”。第二,如何在上海自由贸易区将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第三,就是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对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行先行先试。在区内实现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资产价格实行市场化定价以及实现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等。那么,下一步,就是要稳步推进这些经济改革政策措施在上海成功试验,并能得以在全国推广,以助推其他自贸区的建立与发展。另外,与时俱进,稳步推进金融改革。进一步推出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措施,提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操作方案。稳步推进存款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经营失败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形成有效的风险处置和市场退出机制。加快和规范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和面向小微企业、“三农”的中小金融机构。建立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制度,制定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相关政策,出台扩大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试点范围方案。规范发展债券、股权、信托等投融资方式。建立由人民银行牵头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明确央行和监管机构在统一的大金融监管模式中的角色分工,加强金融监管协调,保障金融业稳健运行。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