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频繁发生的医患冲突让人不安,而互联网上双方不断强化的敌意,更让人不安。
前几天看到一个医生在网络上抱怨:有个门诊病人,已经给她孩子作了治疗安排,她反复问我要电话,我拒绝了,她很不满:“什么医院啊,给个电话都不行,我孩子找你看了病,有事情总得要问你啊。”听了这话我更坚决拒绝了,心想难不成挂个十几块的号我得给你做一辈子的家庭医生?电话也不是绝对不可以给,但私人时间一分钟也不愿给这种人。
能够理解医生的不满,每天看那么多的病人,难免会心情烦躁。而且医生不给病人联系方式,也是合理和正当的,挂号看病是公,电话咨询是私,要尊重医生的私域,如果每个病人都要联系方式,随时找医生,那医生就没法儿过日子了。但是,病人求医问诊,他们在医生面前处于弱势,依赖医生,焦虑之中索要联系方式可以理解。面对焦急的患者,医生为什么不能多一点儿耐心呢?生硬和情绪化的拒绝,只会让本就对立的医患关系再添新的敌意。
这位医生带有情绪化的抱怨,是想诉说医生的不容易,坐诊中常会遇到很多这种无理取闹的患者,他们导致了医患纠纷的产生。果然,这种抱怨赢得了许多医生的共鸣,跟帖中很多人都开始诉说自己遇到过的“奇葩”患者。当然,也激起了许多患者的不满,抱怨医生的态度生硬。微博迅速激起了两个群体的对抗,一方义愤填膺地讨伐无理取闹的患者,一方充满委屈地讨伐高高在上的医生,双方都理直气壮充满正义感。
医患关系需要浇水降温,而这种某方站在某个立场上的抱怨,无异于火上浇油。
微博中有不少医生的抱怨,比如,一个医生写道:门诊,一婆婆陪她老伴看病。大爷的病情复杂,一看就是三十分钟。不料看完后,她居然说,杨医生,我也有高血压,你能不能给我也看看?看看电脑上的病人名单,还有那么多没有看的病人,我拒绝了。不料,她居然说杨医生你不像他们说的那么好,骂骂咧咧地摔门而去。
无疑,这条微博下面,又是医生群体的诉苦和吐槽,而这种吐槽必然又招致对立面的反吐槽,形成隔空的骂战。这个陪老伴看病的婆婆提的是不是无理要求呢?当然是,但这显然不是故意的无理取闹,只是不遵守医院的规则,有几个患者会像这位婆婆那样提“无理”要求呢?医生没必要带着对抗情绪去看待患者的要求,多点儿解释的耐心,把医院的规则讲给患者听,可能就会是另外一种情况。微博上的情绪化描述,会进一步撕裂两个群体。
当然,问题不仅在医生,患者有同样的问题。当下,医患的“战场”,一是在现实的医院中,一个是网络上的口水战。微博中有多少个医生抱怨遇到了“奇葩”患者,就有多少个患者在抱怨遇到了“奇葩”医生。在两个医生批评患者的同时,微博中也有无数个帖子在吐槽医生,抱怨夜里就要起来排队挂号,最后医生只看了不到30秒;抱怨医生生硬的话语能把人噎死,还有各种批评大处方、收红包、信赖仪器之类的。医生的微博下面是医生群体一边倒地骂患者,患者的微博下面是网友一边倒地骂医生,形成两个封闭的对立圈子。微博上的“医患战争”一点儿不比现实中差,都自以为掌握着正义,都把对方当成了妖魔,都充满了委屈和愤怒,双方不断拱火,彼此话语伤害。
双方都有抱怨的理由,可是为什么不能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一下呢?彼此站在极端的一方,没有人愿意去寻找交集和共识,结果双方的隔阂和伤痕只会越撕越大。现实的血案给网络上的火气浇油,网络上的怒火为现实中的血案酝酿情绪。
种下的是仇恨,收获的绝不会是善意。那些晒“奇葩”患者的医生微博,除了发泄了内心的情绪外,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反而刺激了患者以更多的微博来晒“奇葩”医生。医患关系需要输入良善的冷静能量,现实中的医患关系其实并没有网络上描述的那么对立,更多的网络渲染,只会变成一种“自我强化”。
双方都有充分的理由去归咎于对方,也从来不缺少贬低对方的案例,但双方也有理由去反思自身,也从来不缺乏赞美对方的案例,你眼中和心中是什么,现实中就会呈现出什么,双方应该停止在网络上强化“想象中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