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意味着我国第一个国际意义上“境内关外”的经济自由区正式开始运转。在上海自贸区,金融领域的改革和开放备受关注,它担负着两个重要方面的期待:一是为解决当前外贸出口急速下滑寻找良方;二是为全国意义上的金融进一步开放探路。
金融领域的改革和开放与自贸区建设相辅相成,为了充分发挥自贸区的功能,使商品进出自由、资金进出自由、货币兑换自由和人员进出自由,自贸区在一定程度上也往往是“金融自由”。正因为如此,自贸区往往也就发展成为了地区乃至世界的金融中心。
由于我国汇率、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我国金融业也还未发展到成熟混业经营阶段,无论是对本国资本和金融机构进入外国市场,还是对各类金融机构进入我国金融市场,都还存在一定的限制,资本流动也不可能完全自由化,尤其是我国目前独立分业的金融监管体系,综合因素导致我国自贸区金融改革细则出台的延后。其实,“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离岸中心建设”等领域的改革,备受期待,本身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改革的节奏和路径选择问题,究竟要快还是慢,尺度是大还是小,要局部试点还是全盘推开?上海自贸区国家“试验田”的角色实际上也已经暗示,在上海自贸区试验成功之前,国内其他地方自贸区获批的可能性较小。
汉堡自由港、迪拜自贸区的发展经验表明,不同定位的自贸区,可以有不同的金融自由方案。但是,当前世界范围内自贸区之间的竞争在加剧,尤其是美国主导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谈判正式启动,试图在新一轮自由贸易的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以有利于重新制定全球贸易新规则,全球自贸区更是“暗战汹涌”。
笔者认为,上海自贸区的金融“试验”,不妨从世界主要自贸区的实践中借鉴经验:第一,学习借鉴迪拜的模式,先实行分离型模式,将自贸区金融市场、境外金融市场与国内金融市场严格区分开来,并建立自贸区独立的金融服务管理局作为混业监管机构;第二,学习借鉴德国的做法,在符合国家整体金融开放策略的基础上,谨慎和循序渐进地进行,先以服务自贸区内企业为主,适度创新突破现有政策约束,待证明之后再逐步推向全国。
当代自贸区的发展,已经从最原始的货物进出自由发展成少监管、不官僚、低关税和贸易自由的新型自贸城。国际上自贸区的经验表明,自贸区的设立及相应的配套制度的设计一般能够为该区域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