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1日,全民彻底地疯狂了一把。天猫上的诸多名牌,几乎是挥泪大甩卖;老婆看中的一件毛衣,电脑前盯了一个小时,鼠标慢了半拍,2秒钟告罄无货。这不是网购,而是“网抢”。第二天晒出成果,微博展示炫耀、羡慕、揶揄、询问,各种捧场纷至沓来,把舆论关注爆到极点,实在比过节还过节。
于是,在电商们并不高明的炒作之下,光棍节一个华丽的转身,变成了全民注册的购物节。欢喜过节之余还刺激了消费,如此节日营销,大可以多一点儿。
炒出来的节日,恐怕要让诸多社会学家、文化学者大跌眼镜。近十年,中国人兴起过洋节,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无数道学先生批评国人忘本崇洋。其实这一切无关道德,洋节的兴起不过是商业的需求,就和光棍节购物一样,是纯粹的消费宣传。谁都不喜欢生活一潭死水,消费就是极好的刺激,理由呢,过节嘛!
正因为人们有这样的心理需求,节日营销才大展身手。中国的传统节日负载太重,春节、元宵、中秋、端午、重阳,多半都是团圆的日子,大小长假那是旅游看人头的时令。正因如此,才给了光棍节蜕变成购物节的机会。过节,可以不休息,可以不发薪,但需要的是放松,需要的是纯粹的快乐。对于商家,多过一个节,销售额就能翻好几倍,小商户或许就能多生存几个,如此计算,实在两全其美。至于传统,我们为啥不能为春节、中秋等多开发几个消费名目,多造几个商业宣传,就像双11那样。有人说一些传统节日逐渐被淡忘,比如重阳,比如七夕。重阳节为啥没有老人专场的网购?七夕节为啥不能也去上街叫卖玫瑰?传统也需要商业的包装和宣传。
中国人一直做出口,商品拿去给别人用,赚的钱又“捐给”了银行。现在出口疲软,提振消费是当务之急。从这个角度,节日营销创造出来的消费氛围,很可能形成一种鲶鱼效应,激活整个中国的内需市场。消费不比投资,无法靠行政干预或政府主导,群体的消费行为更多地由消费习惯所决定。华夏文化历来崇尚节俭和储蓄,要改变这种传统,通过不断的节日营销,未尝不是一种好办法。另外,激增的销售量也便于企业做产品价格定位,有助于充分的市场竞争。从前那些高高在上的名牌大腕,在全民消费的购物日也必须放下身段,去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定价。网购的兴起规避了产品价格中的租金、物业成本,能更高效地匹配供求,顺便极大地推动了物流业的发展。双11这样的节日营销,更把网购这种新兴消费形式的优点放大到极致,谁能保证在如火如荼的节日热情下,不会诞生出更多更好的购物模式呢?
光棍节的起源,或许来自网络上的一句调侃,原本给人并不太快乐的印象。那现在,悲戚的落寞神伤变成了全民购物的嘉年华,有什么不好?我们不妨现实一些,不要过多地对这些看似无厘头的节日做道德批判,开开心心地放纵一次,购物、欢乐两全其美。所以,如此节日营销,不妨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