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翘首以盼的基金公司淘宝店终于在11月1日开张了,然而,效果却并非如业内人士预料的那般乐观,除华夏基金、国泰基金和富国基金的成交量稍具规模外,其他基金公司可以说算是门可罗雀。截至11月3日,15家基金公司上线的116只基金产品中,20%无成交记录,即便11月1日之前的内部测试记录都没有。相比余额宝6月13日上线首日申购额就达到3.5亿元,基金公司进军淘宝开店似乎并不是很顺畅。其实,对于基金公司来说,互联网恰似一把筛子,也许,在这个筛子的筛选下,基金公司的又一轮洗牌正在开始。
对于基金公司来说,一方面,泛资产管理时代牌照垄断已然不再,基金产品不再是稀缺资源,基金业面临的竞争空前激烈;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时代,基金公司必须适应屌丝理财的特点,摸准屌丝客户的风险收益特征,开发出适合屌丝客户的理财产品。以基金公司进驻淘宝开店来说,互联网这把筛子的初步筛选,就是把那些无创意、无新意的基金产品淘汰出去。也就是说,基金公司在初始阶段,进军互联网金融拼的是创意和新意,而这种创意和新意,也包括对客户体验的高度重视。比如申购基金,基金公司做宣传时就会变成购买基金、收益就直接说成是赚钱或者是亏钱。同时,基金公司在面对客户营销时,不再是冷冰冰的金融数据,或者是一本正经的基金经理观点,而是把基金产品和各种时尚、文化元素结合在一起,让客户乐于接受。
由于基金公司在电商初始阶段销售的产品主要是货币基金等固定收益类产品,这些产品因为本身具有低风险、低收益的特征,客户起初对收益率可能不会特别在意,基金公司能否吸引客户,主要靠的就是创意和新意,在这方面突出的基金公司就可能脱颖而出。而在基金公司进军电商比拼的第二阶段,将不再仅仅是营销创意的比拼,更包括产品设计、收益率等硬实力方面的比拼。比如客户通过互联网购买基金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对不同基金之间的收益率进行比较,那些能够持续给客户带来稳健收益,以及重视客户体验(这种体验当然包括客户的盈利体验)的基金公司和基金产品,就能获得客户的持续认同。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认为,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基金公司对金融产品互联网的真正实践应该是向互联网用户靠拢,用平等、协作、分享、开放等互联网精神来改造传统的业务模式。互联网绝不仅仅是一个销售渠道,它更是基金公司改造自身、迎接新挑战的一个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