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领导人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亚太“互联互通”格局等多项战略构想。复兴“丝绸之路”成为新时期维系地区多国互利共赢、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的大战略。
环顾周边,中国与邻邦的经贸合作成果存量可观。
过去十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增长5倍,互相投资扩大了3倍。中国是东盟头号贸易伙伴,而东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累计近300亿美元,东盟已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第四大经济体;同期东盟对华投资累计超过800亿美元,占中国吸引外资总额的6.6%,已成为中国第三大外资来源地。
去年,中俄两国双边贸易额达到881.6亿美元,中国已连续三年成为俄罗斯头号贸易伙伴。
在中亚,中国是乌克兰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投资国、第一大棉花卖家、第一大电信设备和土壤改良供应国;中国是哈萨克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哈萨克斯坦则是中国在独联体国家中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分别是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头号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来源国……
昔日的丝路、驼队化作了沟通四方的铁路、公路、光缆、输油管道,曾经的丝绸、美酒、香料、马匹为石油、棉花、橡胶、机械、基建设备所取代。枯燥的经济数据早已物化为万千人流、物流,给无数商家带来滚滚财源,维系数十亿人口的福祉,这是中国与邻邦间固有的长短互补性使然,是后危机时代各国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的结果。
后危机时代,在传统欧美市场萎缩之际,中国与周边国家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需要加强彼此合作,取长补短,抱团发展。当今中国,正从外向型经济模式转向内生增长轨道,今后消费崛起,资本输出,产业转移成为必然;周边不少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经济转型升级挑战,互利合作存在众多战略契合点。
不难发现,中国是油气消费大国,而俄罗斯、中亚国家是油气出产大国;中国长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少东盟国家则亟待通过基建促发展;中国在努力提高对外投资规模和效率,而不少周边国家急需引进外资;中国正由外向型经济转向内生增长模式,而一些邻国恰处于工业化早期阶段,渴望承接产业转移和技术输入。
要充分释放双方经济同步转轨的巨大协同效应,就必须在区域合作机制方面不断创新,破除阻滞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的种种障碍,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扩大贸易、投资合作空间,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从而使各种要素资源真正实现自由融通,高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