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央行宣布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正式运行。
贷款基础利率(LPR)是商业银行对其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在报价行自主报出本行贷款基础利率的基础上,指定发布人对报价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形成报价行的贷款基础利率报价平均利率并对外予以公布。报价银行团现由9家商业银行组成;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为贷款基础利率的指定发布人;其他贷款利率可在此基础上加减点生成。
从这一新机制出台的背景来看,这是央行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努力,符合市场此前的预期。实际上,央行在6月底就建立“最优贷款利率机制”向部分商业银行开始征求意见;9月底央行公布近期推进利率市场化工作的三项任务中,前两项就是建立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和开展贷款基础利率报价工作。因此,10月25日央行宣布,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正式运行,是央行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工作的延续,符合市场此前的预期。事实上,随着经济出现反弹,根据央行三季度的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贷款需求指数上扬至74.7;并且汇丰10月份PMI预览指数升至50.9,显示经济还是较为强劲的;在信贷需求强劲的情形下推进LPR,有利于防止过低贷款价格所带来的无序竞争,有利于减少非理性定价行为,减缓利率市场化的冲击。
从宏观层面来看,新机制的出台有利于推进贷款利率全面实现市场化,构建一条定价有效的、平滑的、市场化的利率曲线。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作为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央行放开贷款利率上下限管理后的配套政策,有利于完善央行利率调控机制,为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制度基础。目前我国的利率曲线只在较短期内是定价有效的,三个月以上Shibor品种的报价,无论走势还是利率水平,都与市场实际利率水平存在较大的偏离。因此需要构建一条市场化、定价有效的平滑的利率曲线,实现利率曲线由短期向长期延伸,而贷款基础利率无疑是最佳选择。因为在贷款利率上,银行肯定要追求风险和收益的互相匹配,贷款利率必须完全覆盖风险。因此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是Shibor机制在信贷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和扩充。把短期货币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的利率都进行市场化,这样市场化的收益率曲线就将形成,短端是Shibor,中长端是LPR。
从微观层面来看,新机制的出台有利于提高信贷产品定价效率和透明度,但最优贷款利率可获得的主体不会改变。贷款基础利率是商业银行对其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最优质客户是银行内部评级最优类,风险和运营成本较低的企业客户),其他贷款利率可在此基础上加减点生成(贷款利率=最优贷款利率+运营成本+信用利差)。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2013年10月25日已经公布了首期LPR报价,1年期贷款基础利率为5.71%,与央行1年期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6.00%相比下浮约5%;这与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6月份的利率下浮贷款占比12.55%还是较为一致的,比较确切地反映出市场对最优客户的风险价格评估。而从最优贷款利率可获得性来看,银行青睐的优质客户往往是大型国有企业,国有控股背景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一些经营规范、资信良好的民营企业仍然难以获得低利率贷款。
从行业层面来看,最优贷款利率的推出对银行短期净息差几乎不产生影响。一方面,首期一年期最优贷款利率较一年期央行贷款基准利率仅下浮5%,同时经济反弹贷款需求指数上扬,显示信贷需求依然较为强劲;另一方面,央行回笼流动性的努力使得资金面偏紧,同时出于对物价上涨的担忧,货币政策维持中性趋紧,因此银行将继续维持较高的贷款定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