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不看天气预报,可是每天无数次地看手机上的空气质量APP已经成为了我的强迫症,指数下100就欢天喜地筹划怎么出门透风会友,指数上150就心灰意懒莫名沮丧,如果指数在100到150之间的话,我就会和办公室里的老外同事开始“开窗还是不开窗”的民主运动——作为一个爱开窗透气的南方人,我的底线是150以下就开窗,可老外同事们的底线是100。
眼下,冬天临近,北京同事开始给我这个还没有经历过北京冬天的南方人打预防针:“100以下的好日子没几天啦。”原因我知道,11月份北京要开始供暖了,供暖要烧煤,雾霾天又要增加了。无独有偶,地处更北端的哈尔滨从第一天供暖开始,就遭遇了连续三日的重度雾霾天气。环保部门称雾霾的成因有三:天气、烧秸秆和燃煤。天气变幻这是老天爷说了算,秸秆农民伯伯不可能天天烧,而在中国能源结构中占比高达78%的燃煤,则像一座大山一样横亘在我们与好空气之间。查看一下我的能源项目组的同事在谷歌地图上标注的那些烧煤大户:大大小小的钢铁厂、水泥厂、煤电厂,你可能会得密集恐惧症。从这些工厂的烟囱排放出的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正是雾霾的“真身”。
说到治理雾霾,不得不说到上个月国家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坊间流传的原始版本是:中央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山东将大幅削减煤炭消费。可是到了《计划》出台,这些地区的燃煤减量数字都消失了。据传,地方官员们在会议上就调控指标反复“讨价还价”,最激烈的争论焦点就是煤炭削减量。还好,《防治计划》还保留了一枚“硕果”——空气质量改善的具体指标。其中,特别提出,到2017年,雾霾“重灾区”北京市的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我曾经拿着这个指标找到我的同事:“这个指标能实现吗?”,同事为了这个问题,连续几天加班熬夜,收集数据、模型分析、各种运算,给出了一份长达10页纸的答案,措辞非常谨慎小心,加上了许多假设条件:如果北京及周边都采取最积极的大气污染末端治理(脱硫、脱硝、除尘);达到环保部推出的新标准排放目标,如果机动车控制在600万辆,且实施国五标准;如果未来五年京津冀地区煤炭总量削减8000-9000万吨,同时将山西、内蒙的煤炭消费增速控制在2%以内……如果这些“如果”都实现的话,答案是YES,可以如期或者提前完成PM2.5浓度的目标。
现在可以看到的是,部分“如果”正在变成现实,近一个月来,河北、北京、天津、上海等多地相继公布了自己的空气质量改善计划,区域性的减煤指标开始逐个浮出水面——河北宣布削减4000万吨;北京计划削减1300万吨;天津提出减少1000万吨;山东将削减2000万吨……我仿佛看见横亘在我们与好空气之间的这座煤炭大山正在一点一点地瓦解。中国空气污染问题的根源在于对煤炭消费的过度依赖,如果有多的地方立下减煤的“军令状”,愿意通过控制煤炭消费来抑制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扩张以及其带来的大气污染,好空气到来的日子也许不需要20年那么久。尽管现在还不能确定针对燃煤这个最大污染源的治理力度会达到什么程度,但我衷心希望更多的地方政府尽快出台具体的减煤、控煤数字,更重要的是,确保这些数字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