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诺奖得主不用手机说起
2013-10-21   作者:柳森  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到:
【字号
  “诺奖得主不用手机!真的假的?”嘿,别太急着为此瞠目结舌面面相觑。人家当事人都已大方承认了:要不是在街上被邻居叫住道贺,他还不知道自己已获殊荣的消息。
  他是201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希格斯教授。而且事实确凿,希格斯教授至今不用手机也不大看电视,住所不接网络。
  这个高速信息化时代,又多了一位飘逸的、与潮流脱轨的遗世独立者。好在更多“细节”正帮世人拼出一个更完整的希格斯教授——
  据说每当有人提及“希格斯玻色子”,他就会局促不安,自己总是避免用这个词;
  身为无神论者,每当有人用“上帝粒子”来描述他的发现时,希格斯就会更焦虑;
  在好友、爱丁堡大学物理学教授华克看来,“希格斯是位很温和又很客气的人。但是如果谈跟物理有关的事情而且说错,他就会变得有点固执”;
  最近传出他得奖呼声最高,希格斯决定暂避风头……
  对于更广大的普通人来说,诺奖多了一位值得敬重的知识分子。无论是面对盛誉时低调害羞,还是至今过着令某些人惊讶的“低科技”生活,都丝毫没有影响到希格斯继续潜心钻研学问。他,有自己的定力。
  这让人不由联想到今年的另一位诺奖得主、加拿大女作家门罗。当越来越多人因强大的商业力量堕落为小说“写手”,大笔一挥即刻洋洋洒洒、且财源滚滚而来时,这位被称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的作者却始终惜字如金。她把写作视为“一场绝望的竞赛”,但在过往的大半生里“没有一天停止过写作”。她,亦有自己的定力,稳如磐石。
  忽然又想到,近日科技部部长万钢怒斥我国科研经费问题。有媒体梳理近三年国家各部委、各省份年度审计报告时则发现,科研经费被“贪”“吞”“挪”“骗”现象屡见不鲜,“黑洞”惊人。其所引用的数据事例,说“触目惊心”都不为过。
  为何总量居世界第三、年度过万亿元的科研投入,却没有换来与之相应的科技创新效应?如今有希格斯和门罗的“定力”在前方闪闪发亮,光是“急功近利”这四字批语,想必已能叫“黑洞”制造者、深挖者、转包者、批发者难以有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为自己的懒惰、虚弱与造假再做任何的矫饰与伪装了。
  如何让科研经费的“好钢”用到刀刃上?如何让科研投入真正发挥应有效益?多年来,不少专业或科技界人士为此双眉紧锁、进言献策。其中,“必须加快推进科研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一重要共识。然而,若是没有更多坐得了冷板凳、耐得住寂寞的“希格斯们”、“门罗们”,再好的机制、规则若没有可以坐实它的人,恐怕也只会沦为一纸空谈。
  王国维有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先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然后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最后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若希格斯、门罗与王先生有缘在某重时空相遇,没准还真会互引为知己。今日中国治学者仍众,治学事业虽经历数千载洗礼,但严格来说,百尺竿头刚刚起步。对他们而言,或可以此三境界照照自身。
  在如今这个时代,不被高科技包围都难。但比用不用手机电脑、懂不懂微信微博、赶不赶得上时髦更重要的是,用什么来安顿自己的身心。且立潮流中,要不要被它裹着走,人是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的。若如希格斯般有自己倾心相对的事业,被指为“互联网时代的奥特曼(OutMan,网络用语,意为落伍之人)”又如何呢?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本届诺奖昭示经济学理论的危机 2013-10-17
· 迟来的诺奖与有效市场理论的沉浮 2013-10-16
· 经济学诺奖的理性与非理性 2013-10-16
· 今年经济学诺奖“金融”独占鳌头 2013-10-15
· 金融学斩获诺奖或求解金融危机 2013-10-1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