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三季度中国经济触底反弹,GDP增长7.8%,回升至年内高点。然而,反弹能否真正转换为可持续的增长?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动力在哪里?
三季度经济增长企稳加速,得益于7月以来一系列微刺激组合政策红利集中释放。
首先,货币政策方面,经历过6月金融市场的“钱荒”之后,为了满足短期市场流动性紧张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中央银行一直都是通过短期货币市场的政策操作,比如逆回购的工具,来不断提高市场流动性的“水位”。
其次,财政政策“做减法”。6月国务院通过了对中小企业减免税负的优惠政策,有助于降低中小企业经营成本。
第三,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金十条”出台,主要是通过盘活存量来优化增量。如通过探索发行优先股、定向开展并购贷款支持企业兼并重组等。
第四,放开贷款利率下限,加速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同时,扩大了“营改增”试点范围,改革铁路等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资源性产品价格,以及包括棚户区改造、中西部地区铁路建设、市政基础设施等在内的城镇化进程,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然而,短期增长加速并不代表长期增长无忧,更难以轻松化解“去杠杆化、去债务化、去产能化”三大难题,长期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当前中国存量资产结构中还存在着期限错配、结构错配和方向错配,不仅带来资源配置的扭曲,也导致了大量不良资产、闲置资产和沉淀资产,中国经济仍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结构性风险与挑战。
因此,近期的微刺激政策主要目标在于防止经济增长滑出“下限”。根据笔者的测算,近年来,由于人口红利因素的减弱和“未富先老”时代的到来,中国的储蓄率以及资本形成率开始下降,单位投资所带来的单位GDP增量逐步下滑,未来中国经济过度依赖固定资产及资本形成的增长空间已经越来越小。要想“提质增效”,实现资本存量增长,必须打破结构性障碍,需找新的增长驱动力,这是中国经济新一轮反弹真正转换为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预计11月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必然会带来具有全局意义的结构性改革。中国新一轮改革将从“放松政府管制,优化制度供给,提高要素效率”三大目标着眼,一揽子改革方案有望出台。除了已经在人们视野之中的财税、金融、行政体制改革之外,实现“金融与实体再平衡”是重头戏,政府将通过控制货币过度投放,避免走向过度负债型经济,重启产业升级进程。
与以往不同的是,未来中国经济政策导向和宏观管理可能更加侧重于供给端,通过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人力资本、财政金融资源、技术与创新、知识产权制度等有效供给来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突破供给约束,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政府自身的角度看,实现“自我改革”必将需要大力推动政府“简政放权”,不仅仅是政府纵向放权,也要向市场放权,打破各种权力垄断,重回市场经济的轨道,促进社会公平分配,真正激发内需红利和制度红利。唯如此,中国才可能进入一个更加有质量、更加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