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出口微降对我国或许利大于弊
2013-10-17   作者:梅新育(作者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上海证券报
分享到:
【字号

 
  梅新育

  国内外上游原料产业搭中国宏观经济复苏便车涨价,不利于降低我国众多下游产业的成本,实际上是这些产业在绑架中国宏观经济稳定性。因此,为解除这些产业对中国宏观经济稳定性的绑架,外贸和其他宏观经济数据适度下跌,当会改善制造业企业的处境。

  中国经济和外贸的“夏日复苏”蒙上了一丝阴影。

  近日开幕的广交会,报名参展商比去年下降约200家,更出人预料的是,在7、8月出口连续较为强劲反弹之后,9月外贸数据相对疲软:进出口总值2.2万亿元人民币(折合3560.8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下同)增长3.3%,而此前市场机构普遍预期为增长6.5%,对比去年9月出口同比增长9.9%,令市场挫折感更为强烈。进口1.05万亿元(折合1704.4亿美元),增长7.4%;贸易顺差934.8亿元(折合152亿美元),收窄44.7%。然而,冷静分析一下,不难看到,去年9月出口同比增速大涨,正是今年9月出口同比增速下滑的原因之一,因为高增长大大提高了基数。去年7、8月出口都是1700多亿美元,其中8月1779.17亿美元,9月出口就达到了1863.31亿美元,同比猛增9.9%(当年全年出口同比增长7.9%),环比增长4.7%。在这样的基数上,同比增速下滑概率是较高的。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新兴市场从5月起经济急剧动荡,其经济结构性矛盾又使得绝大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面对“保增长”、“抑通胀”和阻止资本外逃三项目标时深陷相互冲突的困境,不得不为了阻止资本外逃以稳定货币汇率、抑制通胀的燃眉之急而收紧货币政策,从而令其实体经济部门备受打击,印度、印尼、土耳其、巴西莫不如此。尽管新兴市场的经济震荡在一两个月里还不至于冲击到其进口需求,但影响最终必将显现,我们在9月看到的恐怕就是这个苗头。由于新兴市场已占我国外贸一半左右比例,新兴市场经济震荡并最终传导至其对外贸易,必然对我国出口贸易总量产生一定影响。预计新兴市场经济震荡削弱出口需求的影响还会日益明显,如果我们对发达国家的出口能恢复性增长、危机淘汰竞争对手效应当能抵消新兴市场进口总需求削弱的冲击。

  出口下滑,一些论者归咎于今年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大幅升值6%至6.5%,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等国家转移。笔者认为,这一分析在当前不能完全成立,目前出口的压力主要源于外部市场需求变动,出口价格变动导致价格竞争力相对削弱、丧失市场份额,只是次要因素。许多竞争者在经济动荡中深陷危机而遭遇淘汰,中国出口价格上涨在这种竞争者被危机淘汰的情况下并不会明显损害相对的价格竞争力。而且,在以美元计价的出口价格总体变动中,人民币汇率升值引起的价格上涨也只占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源于国内以人民币计价的价格上涨。

  1至9月,我国国内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厂价格上涨,包括生产资料和耐用消费品在内的机电产品出厂价格下跌,倘若出口下滑压力主要源于价格竞争力削弱,那么应该是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快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但事实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幅高于出口总额和机电产品出口增幅,可见价格竞争力变动在目前还不是我国出口压力的主要来源。1至9月,我国生产资料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累计同比下降2.8%,其中加工业生产资料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累计同比下降2.2%;生活资料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累计同比上涨0.2%,其中食品上涨0.7%,衣着上涨1.2%,只有耐用消费品下跌0.8%。同期我国出口总额10.06万亿元(折合1.61万亿美元),增长8%;机电产品出口9229.9亿美元,增长8%;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3380.5亿美元,增长10.4%,高于出口总体增速2.4个百分点。

  市场之所以对9月出口数据不理想反应较强,主要原因在于金融市场参与者预期与情绪波动较大的“羊群行为”。前几个月国内经济和出口出现了较为强劲的复苏,许多机构于是就忽略了潜在的不确定性;一旦贸易运行出现波动,很可能又会出现情绪、预期急剧恶化,给人民币汇率等带来向下冲击。

  尽管如此,9月外贸数据带来的也不完全是负面影响,因为微降的出口数据至少可以抑制中国经济“夏日复苏”后初级产品市场的非理性反弹,改善中国制造业企业饱受高价原料、能源价格压榨的处境。随着中国经济站稳与复苏,最近几个月国内采掘业、原料业生产资料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环比跌幅逐渐缩小,8、9两月更反弹回升。4至9月,采掘业生产资料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环比分别为98.4、97.7、98.1、99.0、100.4、100.6,原料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环比分别为98.7、98.9、99.2、99.4、100.3、100.6。同时,进口大宗商品和原料均价也有所回升,致使进口均价同比跌幅缩小。8月,我国铁矿砂进口均价为每吨118.9美元,下跌7.6%;大豆进口均价为每吨609.3美元,下跌1.6%;整个前三季度铁矿石进口均价每吨129.1美元,下跌4.2%;大豆进口均价每吨605.2美元,上涨4.8%。国内外上游原料产业搭中国宏观经济复苏便车涨价,不利于降低中国众多下游产业的成本,有损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这些产业在绑架中国宏观经济稳定性。因此,为解除这些产业对中国宏观经济稳定性的绑架,外贸和其他宏观经济数据适度下跌,利大于弊。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外需复苏不明显 出口企业订单遇冷 2013-10-17
· 人民币升值侵蚀出口收益 2013-10-17
· 出口企业感受不及外贸数据乐观 2013-10-17
· 人民币升值侵蚀出口收益 广交会外贸企业大倒苦水 2013-10-16
· 9月份出口萎缩 进口增速加快 2013-10-14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