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强大引擎
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叠加的影响,以及资源、环境、市场的进一步约束,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潜在生产率有所下降。然而,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内生增长动力依然强劲。现在,急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使内生增长动力得到有效发挥。
从我国经济的内生动力构成情况看,城镇化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加快城镇化建设,对于扩大内需、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近几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已步入快速发展期。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亿增加到2012年的7.1亿,30多年来增加了5亿人,其中有相当数量是进城的农民工。城镇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2年的52.6%;农村人口比重由82.1%下降到47.4%。2012年,城镇人口达71182万人,比上年增加2103万人,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2.6%,与上年相比,上升1.3个百分点;乡村人口64222万人,减少1434万人。城镇人口比乡村人口多6960万人。
从世界城镇化发展的历史看,城镇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城镇化率处于30%-70%之间是城镇化中期阶段,发展速度相对较快。2002年至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4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2000万人左右。
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并不是孤立的,常常和工业化联系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讲,工业化是创造供给,城镇化则主要是创造需求,是扩大内需、拉动增长的持久动力。城镇化带动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带来消费需求的大幅增加,同时还产生庞大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住房建设等投资需求。因此,如果安排得当,城镇化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从国际经验看,城镇化率只有达到70%左右,一个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才会稳定下来。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刚刚超过50%,如果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需要近20年的时间才能达到发达国家70%的水平。因此,即便在世界经济衰退长期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城镇化仍能长期有效地支撑我国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民生性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持久
近年来,国家将改善民生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增强消费能力、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这是在新形势下我国实施的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战略政策,意义重大。
其一,加快民生工程建设,能更快、更直接地促进广大消费者、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消费。
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民生工程的建设力度,居民从中受益很大,但在一些民生领域仍存在“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好学校难”等问题,给居民家庭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经济负担。因此,需要继续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改善民生,减轻居民的后顾之忧。
按照需求收入弹性原理,人均同样增加100元的收入,低收入群体用于直接消费的比例要大大高于中、高收入阶层。集中财力,充分借助市场化手段加快办成几件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大事实事,既是高质量扩大内需的最佳选择,又是稳当前、利长远的重大举措。
对老百姓来说,上学有好学校,就业能找到工作,生病有好医院,结婚生子有房住,老了有社保养老等等,都是大家共同的期盼。随着更多像棚户区改造、节能环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工程的实施,内需空间将进一步拓展,居民将得到更多的实惠。
其二,民生工程建设可达到经济和社会效应“双丰收”。
多年来,我国经济主要依靠生产性投资拉动。由于政府主导的投资产生的“后遗症”较多,容易造成产能过剩和资源浪费,所以应鼓励民间投资投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保障房建设、棚户区改造以及教育、养老、医疗等领域,以解决看病难、停车难、养老难等民生问题。
由于民生问题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家庭幸福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希望,政府将民生作为经济增长点,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既有效扩大投资,又积极拉动消费。居民收入得到提高,民生状况得到改善,可以达到经济和社会效应“双丰收”。
经济增长点向内地扩散形成新动力
从区域结构看,近年来内陆地区经济增长要快于沿海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逐渐显现。内陆地区的工业、投资等多数指标的增速均快于东部沿海地区,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进一步得到改善,充分显示出我国内陆地区的潜能正在逐步释放。
从统计数据看,近年来沿海地区的制造业资本正在向中西部内陆地区转移,而内陆地区的经济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资本跨地区的流动。
承接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生产性投资和企业的转移,已经成为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内陆地区的生产率正因为资本积累的加快而不断提高,与沿海地区的差距也在缩小。未来5-10年,内陆地区对GDP增长的贡献将会提高,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会越来越强。
一是中国地域广阔,内陆地区的后发优势比较明显。
按照国家统计局综合发展指数计算,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至少要落后5—10年。内陆地区如果达到沿海地区的发展和生活水平,需要增加的投资和释放出的消费能量将是十分可观的。
近年来,得益于国家投资重点和政策向内陆地区倾斜,内陆地区投资增幅出现快于沿海地区的局面,预计这一态势将会延续。今后几年国家支持投资的重点仍将是基础设施以及民生方面,并将继续向内陆地区倾斜,发展空间更大。
加之近年来内陆地区投资环境逐步改善、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增强,为内陆地区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增幅创造了条件。目前内陆地区施工和新开工项目较多,计划投资额较大,按时完工在建项目仍需要大量投资,未来投资增长惯性较大。
二是内陆地区的资源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
内陆地区发展潜力巨大,战略资源非常丰富。内陆地区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的67%,天然气可开采储量占全国的66%,水能可开发装机容量占全国的82%,以及风能、太阳能、特色产业优势、旅游优势、沿边开发开放优势。内陆地区的人口占全国四分之一,但消费份额占全国消费市场的份额不足18%,开发潜力巨大。
新一轮的大开发将会使内陆地区在税收方面享受更加优惠的政策,尤其是下一步的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改革,会使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再依靠国家的巨大投资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发挥资源优势将是内陆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三是从发展机遇期看,今后10年将是内陆地区的黄金发展期。
内陆地区地域广大,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从区域发展看,加快内陆地区发展在区域总体战略中将具有优先地位,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越来越受到市场、资源、环境等各方面的制约,相当一部分资金、技术和人才资源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必须加快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促进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推动力量。
消费升级为经济提供续航动力
国际经验表明,消费对GDP拉动的主导地位往往在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0~5000美元之间得到确立并逐步加强。2012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6000美元,总体上进入了消费加速转型阶段。
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消费升级不断加快,主要表现是居民消费由原有的简单数量增长演变为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并行,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转化,即由生活必需品到耐用消费品的升级;由私人产品到公共产品的需求升级。
目前,中国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由吃、穿等生存型消费向以住、行、教育、旅游等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过渡,信息消费也有巨大的空间。
从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来看,汽车的消费仍然有很大的空间。如2012年底我国城镇居民每百户汽车拥有量是21.5辆,而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每百户早已超过150辆,大大高于我国居民汽车的拥有水平。目前居民买新车、买好车的意愿强烈,车型的更新换代速度也在加快,今年上半年SUV销售量增长了50%左右,表明居民对汽车的更新和需求档次均在不断提速。
另据统计,2013年8月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超过40万亿元,人均储蓄存款达3万多元。储蓄代表未来消费潜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居民消费潜力远未得到充分发挥,需求结构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消费升级有望进一步加快。因此,创造良好消费环境,引导居民消费,促进储蓄向消费进一步转化,对释放消费潜力有重要意义。
通过多种因素分析,未来几年消费热点将集中在安全消费、绿色低碳循环消费、服务消费、品牌消费、信息消费、信用消费等六大方面,主要是以推动信息消费为重要突破口的消费政策将催生新的消费增长点。多种因素表明,国家重点培育的信息消费,将会激发出消费新动力。
信息消费是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或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生产消费、生活消费、管理消费等领域,覆盖信息服务,如语音通信、互联网数据及接入服务、信息内容和应用服务、软件等多种服务形态,覆盖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多种信息产品,还包括基于信息平台的电子商务、云服务等间接拉动消费的新型信息服务模式。
目前,信息消费已成为近年来最活跃的消费热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2012年我国信息消费市场规模已达1.7万亿元,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近9300亿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高达8万亿元,其中网络零售额达到1.3万亿元,拉动新增消费5070亿元。2013年上半年,全国信息消费规模呈现20%以上的高速增长。
《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中,规划出信息消费增长的主要目标为: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其中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4万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基于电子商务、云计算等信息平台的消费快速增长,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8万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突破3万亿元。
从宏观来看,蓬勃发展的信息消费正日益成为我国新时期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重点,对内需的强力拉动作用将日益显现。信息消费具有结构层次高、绿色无污染、带动作用强等特点,是各国重点培育的新兴消费热点,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和居民对信息服务的旺盛需求,信息消费有望成为今后我国扩大内需的着力点和新引擎。
第三产业将为经济升级版发力
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其快速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有利于引导居民消费结构由传统的以吃、穿等为主的生存型消费,向以住、行、教育、旅游等发展型消费过渡,也有利于降低单位GDP能耗水平,推动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据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市场主体平稳健康发展,企业实有户数持续增长。第三产业企业户数达到1013.2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71.9%,比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增幅虽然不大,但绝对数量跨过了1000万户的台阶,表明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正成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力量之一。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112350亿元,同比增长8.3%,比第二产业高出0.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出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在GDP中占的份额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6个百分点,达到45.3%。从PMI的监测结果看,2013年8月,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9%,继续稳定保持在荣枯线之上,表明第三产业发展趋于活跃。
从国际比较看,我国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虽然持续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GDP中占比60%的水平相比仍然相距甚远。目前第三产业方兴未艾,在GDP中的占比和就业人数占总就业的比重,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空间是巨大的。尤其是近年来制造业结束了近30年的高速发展后走向微妙的十字路口,面临产能过剩、创新能力不足、高耗能高污染等问题,难以出现大的增速,而第三产业有可能取代制造业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