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结束,按照“惯例”,各地各大小媒体进行总结,除了经济指标、人气指数,均避不开一个关键词:堵——高速公路成为龟速公路、景区人满为患。这些每个长假都具备的共同特征,在经历几个长假的教训之后,依然如故。人们并不因为往常经验和预期的糟糕评价,放弃在假日的出行。 造成这一结果的因素很多——假日较少、公共资源缺乏、管理效率不高等等。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假日资源”的配置远远没有达到最佳的效率,从而使“福利”成为拥堵的推手。 以长假期间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福利”为例—— 自从去年国庆节期间享受到免费跑高速的政策,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已成为一种相对固定的福利。我们知道,从经济学观点来看,人们会对激励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反应。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高速公路通行费用不低,对于普通工薪家庭而言,出行两千公里,节约上千元钱,是一个不小的福利,而且这个福利还有着过期作废的特性。在这种正向激励下,哪怕还有着拥堵的负面激励,在机会成本中进行权衡取舍,免费期间进行长途旅行还是理性的选择。 在这里,拥堵出现了,并且是人们理性选择的结果,似乎不应该归因于“福利”本身。但是,由于前述原因,这一福利已经成为“假日资源”,而拥堵更甚于无福利之前,说明这一资源的配置没有效率或者效率较低。“福利”的内容有了,但这一福利却影响了人们的其他福利(时间及愉快的假日体验),虽然总福利在人们的取舍中得到了增加,但没有产生最佳的效果。这时候,就应当考虑这一资源的重新配置。 从“高速免费”这一假日资源的配置来看,最有效率的配置方案,应当是将假日免费通行的被动接受方案,改为可由车主自主选择的方案。比如,每辆车每年可以有一定量的免费通行里程,至于什么时候使用,使不使用,由车主自行决定。在技术上,这一方案并不难实现。通过自由支配免费里程,假日资源得到更有效率的配置,人们选择的多样性必然增加,更多的人将选择在平时而不是节假日出行。 以同样的思路,还可将其它的“假日资源”进行更有效率的配置,比如最大的假日资源“时间”,对节日调休时间进行重新配置。当人们的选择更加多样化时,景区资源也会得到更合理的使用,而不是平时门可罗雀,节假日人满为患。也许一个很小的调整,更有效率的旅行、更有效率的假日、更有效率的景区、更有效率的支出、更加愉悦的体验便将出现。相关部门不妨研究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