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的加班和熬夜,让M最近眼窝深陷。上海自贸区筹建,M所供职的银行上上下下都神经紧绷,生怕错过“首批”入驻的宣传机遇,以至于27日下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之后,他和同事一直在公司守到晚上11点钟,时刻监控网络动向以免宣传节奏慢半拍。最后,在电话确认其他银行都没有动静的情况下,他和经理才晃晃悠悠地下班回家。 幸好两天后,上海自贸区挂牌成立和首批企业入驻仪式正式举行,M提心吊胆的日子才算完结。对他来说,这样的工作节奏已经成为常态,只要行业一有比较吸引眼球的政策出台,就要上下沟通是否值得大为宣传。其实他对类似项目也早已麻木——宣传的节奏与实际业务节奏往往半点联系都没有,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公司在重大场合不能“缺席”,而这也是他的主要职责。 M的境遇甚至也是整个行业的缩影。拿本次自贸区挂牌来说,不但舆论对哪些银行会首批入驻极感兴趣,这种猜测甚至也影响了整个9月份的股市投资热点。浦发银行就曾经因为这种猜测,一度成为自贸区概念龙头股,尽管最终浦发只是首批1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一家,但在最终结果揭晓之前,谁都有可能成为“首家”,而且谁都希望成为“首家”。 成为“首批”的意义何在?除了能给公司声誉增添光环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更实际的意义。M所在银行的一位部门总经理就对笔者坦率地说,从技术上讲,“首批”与否并无意义,因为即便成为“首批”,短时间内能够开展的业务并不多。银行其实更看重的是整个参与过程,并且期待政策能够有所拓宽,因为只要有第一家试点,以后向其他区域的扩散就会顺理成章,原来很难申请的政策空间,就有可能因此而变得相对顺畅。 似乎也只有这样,“首批”进驻才有业务领域内的具体意义——因为资格比别人早,在圈里扑腾的经验比别人多,也容易说服客户跟着自己走。但这也并不保险,如果入围的“首批”过多,期待从机遇中获利的想法就更不现实。这种情况下,“首批”们更像是带着资源前来共襄盛举,政策固然带来机遇,但空有政策不接地气也没有用。而很多时候,政策面临的风险往往也不小,热热闹闹开张之后没有下文,也是常有的事。 但这已不是M这个层面员工所需要考虑的问题。他所需要做的,就是在每一次机遇来临之时,让公司漂漂亮亮地在公众面前亮个相。后续赚钱的问题,那是业务部门去真刀真枪拼出来的。就算不赚钱,赚个吆喝也不错。 正因为这样,M此后的职业生涯注定还会有各种“XXX”之夜的加班与熬夜。好在,自贸区之夜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