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金融引发金融业大洗牌猜想
2013-09-25   作者:记者 金辉/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今年6月,马云在《金融行业需要搅局者》的演讲中曾说到,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事实证明,马云的话并非危言耸听,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令传统银行业高呼“狼来了”。央行在今年货币政策报告第二期已经正式提出“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也提到了互联网金融和中国金融未来发展的关系。
  近日,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十届“中国金融论坛”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的第七届中国金融家高峰论坛上,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平、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原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分别表达了自己对互联网金融的看法。

  互联网金融是什么

  今年以来,互联网金融迅速成为银行和电商最热门的词汇,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包括几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招商、民生等纷纷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而像阿里巴巴、京东、苏宁、国美等著名电商企业也不断推出自己的新产品和新服务。
  研究互联网金融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互联网金融。作为国内最早研究互联网金融的专家,以及“互联网金融”最早的概念提出者,谢平认为互联网金融兴起最关键的宏观背景是全社会的数字化,大概70%左右的个人信息已经实现数字化。
  他给互联网金融下的定义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和受互联网精神影响,从传统银行、证券、保险、交易所等金融中介到无中介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之间的所有金融交易和组织形式。它包括七方面特点:第一,互联网金融的支付应该是每个人的手机支付直接和央行支付挂钩;第二,大部分金融产品和支付本身联系在一起,实现金融产品货币化。“现在的金融产品和货币是两个概念,金融产品无法买东西,未来金融产品本身就是货币”;第三,基于大数据基础之上的信息处理、风险评估和风险定价。将来的风险定价、风险评估和信息处理,不再完全基于财务报表分析,而是基于大数据基础上对所有行为进行数据分析;第四,金融市场运行完全互联网化,大大降低交易成本;第五,资金供求的期限和数量的匹配。不需要通过银行或券商等中介,完全可以自己解决,最终实现去中介化;第六,实体经济和金融产品的结合,金融和实体经济不再有明确界限;第七,金融产品简单化。
  吴晓灵提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加工传递金融信息,办理金融业务,构建渠道,完成资金的融通。
  “过去,传统银行是点对点搜集信息,只是用了信息技术的汇集加工,没有多头开放的信息源。互联网金融运用社交网站、移动支付、搜索引擎、云计算,基于新技术完成信用评估”,她认为,互联网金融主要做了四件事。
  第一,基于第三方支付的结算;第二,基于销售信息的小微贷款业务。“阿里巴巴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他们只能做贷款业务,而不能吸收存款。他们贷款之所以比其他人方便,是因为他们通过交易得到了大量客户的信息,知道了客户的信用度和资金需求”;第三,基于支付账户的金融产品的销售。除了基金以外,标准化的保单、航空意外险等非常简单的责任险也可以通过网络销售。“复杂的基金和保险产品,仍然需要通过线下操作来完成,因为基金公司或者保险公司要接受投保,必须对投保人的条件进行审核。”第四,借贷双方的信息平台。作为一个信息平台,P2P平台本身是不能够动钱的,它应该是匹配出借人和借款人。

  互联网企业无法颠覆现有的银行

  面对当前互联网金融的风起云涌,有观点认为,未来互联网金融将彻底颠覆传统银行,并取而代之。
  对此,吴晓灵并不认同。她认为,互联网企业无法颠覆现有的银行,传统银行依然具有自己特有的竞争优势。
  “包括第三方支付、小额信贷还有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形式,更多的还是小商户的活动。但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除了终端消费之外,还有大量的基础建设,仍然需要存贷款业务,购买生产资料、原材料等,不能简单地说完全依靠网上购买和支付”,此外,大量的信息和单据的审查仍需要由人工来评判,在这些方面银行还是具有很强的优势和专长,不会轻易被网络所取代。
  银行具备存放汇三者结合在一起的优势。互联网金融业务,都是单向的,不能够创造出存款来,只是把别人的存款吸收过来。此外,银行掌握了大量信息,除了终端的销售信息以外,它还掌握了国民经济的信息,对高净值客户的理财管理具有很强的能力。 
  吴晓灵进一步指出,银行本身也在不断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改造自己的业务流程,完成有自己特色的存放汇三者结合的业务。
  随着国家逐步放宽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限制,众多民资涌入金融领域的热情被迅速点燃,各地掀起民营银行申办热潮,其中不乏阿里巴巴、苏宁等电商巨头。对此,吴晓灵认为,鼓励民营资本创办民营银行,让银行间更充分竞争就应该给阿里小贷、支付宝等发放银行牌照,“让它们既能办理结算,又能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才能办成互联网时代的特色银行”。不过,吴晓灵也警告说,一旦互联网企业获得银行牌照,一定要尽力避免同位竞争、同质竞争,否则将影响整个金融业服务效率的提高。 
  马蔚华总结了互联网金融模式对商业银行五种业务及模式的挑战:
  第一,第三方支付获批牌照数量越来越多,其存在的必然性以及交易频发性,决定了商业银行支付业务被分流。“他们增长几乎是每年100%以上,现在超过2万亿,很快就4万亿,说到2016年就十几万亿,这个量非常大。”
  第二,移动支付的兴起和迅速发展,交易量有望突破1万亿,从而取代银行信用卡进行远程支付。“我们去年搞了两个手机支付,一个是跟运营商的合作,一个是跟手机制造商的合作,但是这个只解决近场支付。”
  第三,网络借贷登陆,P2P网络平台迅速崛起,其燎原之势让草根也可以轻松做金融,市场前景可期。据马蔚华透露,2013年年底,P2P的网络平台已经超过300家,整个贷款总额超过600亿。
  第四,以人人贷为代表的众筹投资掀起去精英化的大众融资革命。马蔚华认为,众筹投资的优势在于,其不仅仅是投资项目,包括音乐、游戏、初创企业、应用程序、时尚设计、影片创意均可借助该方式获得融资。不过,众筹模式在中国涉及非法集资,受到限制,还难以像美国一样快速成为潮流。
  第五,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基金理财产品,将大额理财演变成碎片化理财。“余额宝才几天就200亿了,而且现在还有很多的在继续申请余额宝这样的一个产品,你既然放开了,那就不是一家了。”
  马蔚华强调,以上几点足以提醒商业银行不可轻视,其金融中介的角色正在弱化。过去商业银行是信息流、资金流的重心,但现在商业银行获取信息远不及互联网企业宽泛、迅速,所以更多的客户首选搜索引擎作为查找资金的主要来源。
  马蔚华坦言,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的基础上,通过征信体系进行风险评估,互联网金融逼迫商业银行就传统业务模式进行改造。“互联网金融的特点是,一方面极其尊重客户的体验,强调交互式营销,在运作模式上具备互联网技术和金融核心技术的结合。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可以满足更多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在成本、回报、风险之间做好平衡”。
  此外,随着信贷和支付两块业务的“脱媒”,银行收入也遭遇互联网的极大挑战。因此,面对如此机遇,银行有必要充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做好个性化服务和风险定价,挖掘银行新的价值。

  互联网金融对监管提出新挑战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监管当局提出了许多新挑战,谢平指出,互联网精神跟金融精神是完全对立的,互联网金融要求开放、共享、去中心化、平等、自由选择、普惠、民主,而金融的特点是封闭、复杂、精英化,一般都是契约,严格、严谨、风控,这两种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所产生的互联网金融可能会与现有金融模式完全不一样,此外,电商的发展已经有十几年了,到现在为止,仍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比如税收问题、价格垄断问题、市场准入问题等等,“前几天,阿里巴巴正式向银监会提出申请网络银行执照,几年前他们就曾经申请过,就是因为无法有效监管,所以最后没有批。现在又提出申请纯网络银行,没有实体的机构,怎么监管?它的业务范围是什么?这些都是新的问题。”
  谢平对记者表示,互联网货币——比特币的出现给货币金融监管当局带来很大挑战,现在德国已承认比特币,美国也正在对比特币进行研究。
  全世界2000多个网站所卖的数据只以比特币进行结算,而不是以美元或人民币。比特币兑美元的汇率已经达到100:1。而比特币的概念就是没有发行主体,没有货币框架。类似数据黄金,纯属是双边货币,不是信用货币。正是因为比特币具有匿名、无法控制等特点,给监管造成了很大难度。
  同时,如何监管人人贷也是谢平关注的焦点,他指出,监管人人贷是一项比较复杂的问题。比如市场准入控制不住,只能是备案制,必须填一大堆表格备案,交易记录充分备案,所有交易记录必须留底,属于事后处罚,事前不管。内部实名透明,这个社区内必须完全透明。正是因为人人贷没有交易费用、没有存款准备金、没有利差,所以它的效益远远高于银行贷款,没有工资和人工,完全突破了现在银行贷款模式。所以人人贷是互联网金融发展最快,同时也是监管最麻烦的事情。
  此外,谢平表示,未来还有许多有待研究的问题,首先对互联网金融核心盈利模式、业务量、盈利率等;其次,互联网金融对货币的影响;第三如何挖掘和使用大数据。大数据在整个互联网金融中起基础作用,未来基于大数据基础上的保险、精算体系与现在的保险、精算肯定不一样,此外,数据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和风险定价等一大套将来都将以大数据理论为基础。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互联网金融的真正竞争将起 2013-09-18
· 互联网金融需做好风险管理 2013-09-18
· 互联网金融的真正竞争即将开始 2013-09-17
· 互联网金融创新潮涌中国金融变革加速 2013-09-16
· 银行与快钱将联手开创互联网金融“增量”市场 2013-09-1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