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并非洪水猛兽
2013-09-24   作者:乔誌东  来源:证券日报
分享到:
【字号
  “啥?要把咱们家的房子给银行,银行每个月给钱,最后房子还是银行的?那咱这一辈子辛辛苦苦挣这钱买房干啥?开玩笑!”——前些日子,笔者就“以房养老”的事情问父母的想法,母亲了解情况后,提高了超出平时讲话声音很高分贝回应了我的问题。
  “以房养老”早在十年前就有所提及,只是最近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到了要进行“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这句话,该模式又随之冷饭热炒,频频见诸报端,霎时间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对于“以房养老”的解读和评判不绝于耳:有些人认为是养老模式的创新,有些人认为不符合中国居家养老传统,有些人认为效果尚待观察……
  直到9月20日民政部有关负责人就《意见》答记者问时表示“以房养老”仅为补充养老,政府仍为养老主力,舆论方才渐渐平息。
  对于“以房养老”这个看似新鲜的词汇,据有关媒体调查统计,90%以上的老百姓选择了“NO”。为什么“以房养老”媒体热炒,而老百姓却不买账呢?
  其实,母亲的想法和对“以房养老”的断然抵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大部分老百姓内心的疑惑和焦虑。眼下“住房”和“养老”这两个能触动百姓神经的词汇碰撞在一起,必然能够引起舆论的轩然大波;而老百姓对于当今“住房”和“养老”本身固有的双重焦虑,就折射在对“以房养老”的抵制上。
  目前,房价的居高不下已经成为老百姓肩上沉重的负担,而对养老金是否存在缺口及其“双轨制”的焦虑和不满则加重了老百姓失衡的心理。想一想,房价已然如此高不可攀,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买套房动辄就几百万元,普通工薪家庭得靠三代人的积蓄才供出一套房来;而养老金存在缺口与否则众说不一,成为老百姓的又一个心病——年轻人现在缴纳的养老金当下都兑付了,那自己以后退休该指望谁?一位教授近日又抛出了“延迟领取养老金”的观点,更是引来一片口诛笔伐。
  再来看看“以房养老”的实施模式和“住房”、“养老”二者的关系。“以房养老”指的是住房反向抵押养老,其实就是一种新型的家庭融资方式。它类似于按揭贷款,只不过是反了过来,把个人住房用作抵押,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成了“房奴”,每个月产生现金流作为补充养老金,最后“房奴”“还贷”结束后,把个人住房归为己有。直白一些说,“以房养老”就是房子和养老金的置换。
  那么,大部分老百姓肯定不干了。在房屋“世袭”的传统下,在房价持续飙涨的情况下,即使有70年产权的限制,住房也称得上是异常坚挺的财富,是家族象征的延续,是不容外人插足的传家宝——拿房子换养老金?老百姓心中那杆秤早已做出了选择。另外,既然“以房养老”是养老的补充手段,那自然也会加重百姓的焦虑——看来养老金真的有缺口,而且挺大,都到了要自己拿房子去换钱的地步?
  当然,“以房养老”并非洪水猛兽,这种融资模式在国外已经有了成功的实践先例,只是在中国目前难觅合适的土壤。在进一步推进金融多元化改革、提倡金融工具创新的今天,把“以房养老”作为试点进行实施是养老模式市场化的有益尝试,民政部的正面回应值得称赞。但是“以房养老”所折射出对“住房”和“养老”的双重焦虑,是中国当今两大社会问题,也是中国经济转型中所面临的双重挑战,值得深思。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以房养老或受阻于盈利模式 2013-09-24
· 以房养老:政府积极 险企观望 2013-09-23
· 高房价下试行以房养老面临莫测风险 2013-09-23
· 要消除“以房养老”背后的焦虑 2013-09-23
· 民政部:以房养老只是试点性探索举措 2013-09-21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