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国财长莫斯科维奇有点意想不到的是,在刚刚结束的欧盟28国财长会上,原本根本不在议题上的法国却成了众矢之的,改革不力的批评接踵而至,以至于莫斯科维奇愤然反击,要求停止对法国的抨击。他表示,法国不是欧洲病人。
莫斯科维奇的愤怒是有一定底气的。新出炉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实现0.5%的增长,结束了经济衰退的局面。法国的表现也支撑了欧元区二季度0.3%的增长。但法国的欧洲伙伴们居然无视这看来“令人鼓舞的信号”,纷纷表示对法国状况的担忧,并一致认为,如果法国不加紧改革步伐,就会滑入危险境地。
法国不是欧洲病人,但却已经被它的欧洲伙伴们认作是“问题儿童”。对法国的不信任从去年的评级机构先后降低法国国债的信用等级开始,到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封面文章将法国形容成欧洲心脏的定时炸弹达到一个小高潮。法国政府高官纷纷表态批评《经济学人》报道夸张,但经济陷于停滞、失业率居高不下、竞争力低下、政府开支及公共债务日益膨胀,是政府官员无法掩饰也无法回避的现实。虽然今年二季度经济略有增长,但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失业率仍在10%以上的高位,所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法国的年度评估报告认为,2013年法国经济仍将萎缩,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GDP占比仍将增长,失业率会攀新高。
尽管莫斯科维奇强调,法国已经着手进行各种经济改革,改革的步伐已经不可能更快了。但在旁观者看来,法国最大的问题就是改革不力,法国人没有进行大规模结构性改革的动力和勇气。
法国媒体发布的一个最新民调显示,73%的法国人对法国和法国人的前途没有信心,主要原因是“法国的经济现状”。但有意思的是,近八成的人承认,能住在法国是十分幸运的,近五成的法国人认为,法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很好。这其实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法国人为什么对结构性改革不感兴趣。
法国人自傲于他们优越的社会模式、医疗保险和养老制度,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没人愿意自动放弃稳定和高标准的生活。但这种社会模式在全球化、人口老龄化和财政捉襟见肘的情况下难以为继,不进行结构性改革会将整个社会拖入危险境地。法国的近邻德国经过十年改革,从曾经的欧洲病人一跃成为欧洲经济的领导者,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中立于不败之地。但法国人在赞赏德国人勇气的同时,更多地看到德国改革的痛苦过程,社会福利被大幅削减,触动社会福利体系的改革拉大了贫富差距。法国人对这样的改革宁愿敬而远之。
法国也许希望随着欧洲经济缓慢复苏,小幅的经济增长会掩盖住一些根本问题,从而让法国不经历太剧烈的改革而渡过难关。但这也正是法国总让人提心吊胆的原因。一旦这个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滑入险境,对欧元、欧元区、欧盟和整个世界都不是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