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民政部日前在深圳发布《2012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报告显示,去年全国接收捐赠的总额约817亿元,是我国年度捐赠总额连续第二年下降。其中,红十字会系统的募捐额也连续两年下降。 对于所有人而言,这不是一个好消息,除非你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但是如果这个“下降”能够对国内慈善组织有所鞭策,有所警醒,有所压力,我们才可以说,坏事可以向着好事的方向发展。 尽管报告的编写方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认为,随着郭美美事件的影响进入衰退期以及红十字会本身的改革,预计今年红十字会的募捐情况将好转,但我们对此却有些不以为然。 郭美美之后,红十字会再也回不到郭美美之前,这是红十字会必须面对的事情。盼望着郭美美负面影响的尽快消散,不过是一种鸵鸟心态。因为郭美美事件不是孤证,在此之前有万元发票事件,在此之后也有“慈善税”等非议,因此郭美美其实已经成为一种符号,一种人们长期以来对慈善不透明和官僚作风不满情绪的集聚,不管有没有郭美美,这种情绪都要找到一个缺口来发泄。人们不是因为郭美美而对红十字会心生不满,而是因为终于有了郭美美而可以将这种不满发泄出来。“天下苦秦久矣。”红十字会当然还到不了这个程度,但胡亥式的自我感觉良好实在是要不得。 如果红十字会对此不能理解,就很难走出郭美美的阴影,因为这种阴影不是一个弱女子所投射的,而是官僚作风和衙门思维。 昨日,同样是由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发布的《2013年中国慈善透明报告》显示,只有超过两成的公众对我国公益慈善组织在2013年度的信息披露工作感到比较满意。这是一个“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数据,若横向比较,超两成的数字显然低得可怜,低到应该都不好意思拿出来,可是若纵向跟自己比较,相对于去年只有9%的满意率,超两成的数字已经是一个飞跃了。我们进一步分析,数字之所以低,是因为我国的公益慈善组织基本上不将透明度当个事儿,即使找不到市场,也能够找到市长;另一方面,数字之所以开始大幅变化,是因为捐赠人权利观念和知情意识的提高,推动着我国的公益慈善组织不得不做出一些变化,以满足捐赠人的要求。 这种推动还会持续,公众对于慈善组织的透明度也会是水涨船高,一如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社会心理,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社会经济愈是发展,权利意识就愈是要复苏,人们就要追求一些形而上的东西。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就会明白红十字会到目前为止所做的一些改变,于公众对透明度的渴望,杯水车薪。甚至其所做的只能叫做改变,而难言改革。 红十字会重塑公信力的工作,关键就在于拉开窗帘,否则很难说募捐情况会好转。个人创造历史,也被历史所塑造。红十字会亦是如此。它的每一个选择,是让自己更像一个慈善团体,还是更像一个衙门大院,取决于当下的每一个决定,进而决定了其未来发展空间的宽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