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数据显示,到8月份,中国居民储蓄余额已连续3个月突破43万亿元,位于历史最高位。 上世纪80年代,我们形容不到1万亿元的储蓄存款为“笼子里的老虎”,害怕它破笼而出,引发恶性通货膨胀。而现在,这只老虎的个头大多了,我们想放它出来,它却像爱上了笼子里的生活,赖着不走。 这种现象可谓是利弊参半。从利的一面看,当前,居民存款多,但是贷款少。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9.07万亿元。而住房贷款是我国居民最主要的负债。这说明我国居民的资产负债表总体健康良好。其次,银行可以将巨量的储蓄转化为贷款,通过投资推动经济建设。第三,中国家庭负债率低,说明居民购房、买车等消费潜力很大,就等着激活了。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过高的储蓄率意味着内需的薄弱和经济内生动力的缺失。其背后暴露的是我国长期以来靠高投资、高出口拉动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意味着消费这驾马车的乏力和经济结构的失衡。 因此,在现阶段,政府应加大对居民消费的引导力度,提高居民消费意愿。例如,加大对社会保障、教育体系的支持力度,消除百姓消费的后顾之忧;出台一揽子鼓励居民消费的政策,激发居民消费需求;优化消费环境,提供多层次消费产品等。如果居民储蓄存款有1/4能用于消费,则可释放10多万亿元消费能量,有望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中国经济增长过分依靠出口和投资的现状,也可有效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