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金融领域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方面,金融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金融脱媒趋势明显,在社会融资结构中,银行业贷款所占份额越来越小。根据人民银行有关统计,2002年本外币贷款占整个社会融资规模的96.4%,但到2012年末,这个比例大幅下降到74.2%。另一方面,我国经济潜在增长速度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
应对这种变化,国家提出在继续发展外需的同时,应不断拓展内需。作为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行业,商业银行应当积极通过满足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继续加大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的创新力度等方式,不断为自身发展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满足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经过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的共同努力,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取得了诸多成果,符合现代商业银行特征的科学管理体制和高效运营机制已有雏形,种类丰富多元、机构遍布城乡的银行业体系基本建立,满足差异化竞争、特色化发展的金融服务和产品不断丰富,有效提升了我国银行业的经营效率、服务水平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力。新形势下,如何继续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满足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商业银行大有空间可为。
一要注重市场细分。每家商业银行都要学会“因您而变”,通过认真全面分析消费市场变化,研究高、中、低端不同客户群的需求特点,挖掘潜在消费需求,创新消费信贷业务品种。
要继续加大对住房、汽车、教育等重点业务品种的信贷投入,积极拓展房屋装修、旅游、文化、体育等新兴业务品种,促进居民消费理念的转变,通过扩大消费带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并带动房地产、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要发展优势业务。每家商业银行都应知己知彼,发展自己的特色业务领域,并争取将其做大做强。比如,由于托管业务具有不占用银行资本、与自有资产区别管理、收益安全稳定、能有效推动其他金融业务发展等特点,所以国际上很多知名金融机构均看重此项业务,以致存托比(托管与存款之比)均超过100%。像JP摩根、道富银行、纽约梅隆银行、花旗集团、法国巴黎百富勤、瑞士联合银行等机构均是全球资产托管业务的中坚力量。
特别是纽约梅隆银行,由于坚持交易平台定位,80%以上的收入和利润都来自资产托管业务带来的手续费收入,以致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安然无恙,并成功跻身美国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之列。再比如,成立于1796年的隆奥银行是瑞士最古老、规模最大的私人银行之一,其历史甚至比路易威登和爱马仕的历史还要悠久。考察它们的经营理念,是不希望财富产生任何损失,并在保存财富的同时使财富略有增长。总而言之,世界本该绚丽多彩,但如果让千军万马都走上一座独木桥,就可能难以负荷和发展。
三要加快渠道转型。根据《亚洲银行家》相关研究,目前亚太地区的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分别有43%和32%的银行网点无法实现盈利,为有效应对客户消费习惯的变化和自身经营成本压力,无论在欧美发达市场还是亚太等主要新兴市场,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探索多渠道的经营策略。
但是,有关调查也显示,即便是那些偏好电子银行的客户,在选择网点时也愿意选择附近有网点的银行,从而保证在遇到疑难问题时得到银行工作人员面对面的帮助。因此,尽管从成本收益角度分析,许多物理网点不再是经济的业务渠道,但考虑到客户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简单裁撤物理网点未必是明智之举。
借鉴这些经验,就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那些科技实力较强、具有长远发展战略眼光的商业银行而言,有必要进一步克服体制机制和技术障碍,形成人工网点、自助机具、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社交网络、电子邮件等不同经营渠道的整合与无缝衔接,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培育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变革中抢占先机。
关注科技创新发展
当前,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世界主要国家纷纷调整科技部署,把科技创新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加大创新投入,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等重要领域加强布局,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与此同时,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全世界49个主要国家中位居第28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对外科技依存度在50%以上,而美国和日本则在5%以下。
为此,我国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部分产业和关键技术跻身国际先进水平。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必须抓住机遇,明确信贷投向,加大协作力度,积极培育人才。
所谓明确信贷投向,就是要按照《“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要求,把更多资金投向节能环保、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努力使这些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或国民经济先导产业。
同时,为了实现盈利或商业可持续,商业银行在筛选企业时应当把握三个要点:第一是企业掌握核心技术和品牌,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第二是不具有风险投资性质,行业已度过研发期和产业化初期,进入成长期或成熟期;第三是拥有坚实的需求基础,未来市场规模巨大,避免重复建设。
所谓加大协作力度,就是要与各级科技主管部门建立定期、不定期的信息交流机制,及时了解新兴产业发展动向,从而有效进行风险评估和授信管理。同时,可以联合各级科技主管部门的技术专家,针对所选子行业进行全面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分析,明晰行业内部企业分布图,确保授信管理的科学性。
所谓积极培育人才,就是针对目前商业银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缺乏了解的现状,积极培育专业研究人员和专业授信队伍。
加大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创新
最近几年,商业银行将更多资金投向小微企业、“三农”以及我国中西部落后地区,实现商业银行与实体经济发展双赢,得到全社会的认可。根据有关统计,截至2012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77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1.95%,增速19.73%,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4.09个百分点;全国涉农贷款总额17.6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26.2%,同比增长20.7%,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5.6个百分点(参见《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年报2012》)。
然而,小微和“三农”金融服务仍然是整个银行服务当中的薄弱环节,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加大产品或服务创新的力度,完善风险控制体系;积极呼吁各方,为小微和“三农”金融服务创造商业可持续的政策环境。
一是紧抓小微企业经营主的信用状况和综合素质。实践证明,小微企业贷款风险与经营者本人的信用情况密切相关。因此,商业银行可以从小微企业的“三品”(人品、产品、抵押品)入手,衍生出观察识别客户经营过程中的“三表”(水表、电表、报关表),以及“三流”(人流、物流、现金流)等一套符合其经营特征的非财务指标,再整合政府、工商、税务、民间社团,甚至电厂、水厂等外部资源,解决小微企业财务报表不齐全、经营信息不透明等问题。
二是围绕核心企业开展供应链融资。强调商业银行总行与分行之间、分行与分行之间以及商业银行与核心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通过核心企业对上下游企业的信用甄别和信用增级,大大降低商业银行贷款风险。
三是探索与风险投资的合作共赢。小微企业在初创时期的融资活动一般借助内源融资。随着小微企业的成长,部分企业由于创新能力较强、业务模式先进,能够争取到风险投资公司的支持。在这种条件下,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借助风险投资公司的客户筛选能力,补充风险投资公司所无法满足的资金缺口,发掘、助推具有发展潜力的小微企业成长。
四是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由于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的高风险特点,仅仅依赖商业银行单打独斗,往往难于实现商业可持续。因此,商业银行有必要积极呼吁,为相关贷款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政策氛围。第一,向地方政府反映,要求加快林权、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颁证等基础性工作,支持开展“三权”抵押试点。第二,向国家财税部门呼吁,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的贴息力度,同时组建政策性担保公司,弥补商业风险。第三,向金融主管部门申请,加快推动组建征信机构,通过及时、完整、权威和可信的征信数据来确保相关贷款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