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8月30日公布了对光大异常交易事件的调查处理情况。此事件被定性为内幕交易与信息误导、内控缺失。证监会对四位相关决策责任人徐浩明、杨赤忠、沈诗光、杨剑波处以终身证券市场禁入,并没收光大证券非法所得8721万元,并处以5倍罚款,共计5.2328亿。 消息传出,市场内外有意外、有惊叹,也有叫好。在8月16日光大乌龙事件发生后两周时间,监管层即以“快、重、严”的方式作出处理。应当说,在两周时间里,监管层需要调查、取证,并在研判之后得出处罚结论,效率是非常高的。在顶格处罚之下,光大证券及相关责任人均将付出沉重代价。 过去,监管层对于资本市场中的一些案例,处罚方面大多显得力度不够。这一次面对“新型案件”,证监会果断重典治乱,顶格处罚,在刺痛了当事责任人和机构的同时,也让市场内外很有感触。如此严肃的处理,对于市场的威慑作用确实颇为明显。 光大证券受罚的背后,是强化监管执法的理念正应用于实践。资本市场越发展,就越要加强监管。光大证券因“乌龙指”收获了所谓“史上最严罚单”,既是其应得之处罚,也是当下监管层从严治市背景下的结果。 资本市场理应是个法治市场。没有制度的保障,缺少严厉的监管,市场就会跑偏走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无从落实。其结果,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资本市场最终也无法真正成长壮大,甚至会滋生和传导风险,危及经济运行和社会稳定。 肖钢自履新证监会主席一职伊始,就强调要对欺诈发行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从严从快”。监管层针对万福生科、平安证券作出的严厉处罚,清晰透露出肖氏从严治市的决心。光大证券乌龙事件发生后,肖钢亦有明确表态,主张严厉处罚。 肖钢近日还在《求是》杂志撰文,强调监管执法是资本市场发展基石。“基石”一说恰如其分。在这篇文章中,他对近年来资本市场违法案件呈多发高发态势提出了警告。2009~2012年,案件增幅年均14%,2012年同比增长21%,2013年上半年同比又增加40%。目前,内幕交易案件数量超过一半,欺诈发行、虚假信息披露案件在快速上升。违法案件多发高发的态势,对市场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监管层从严治市的信号,必然会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市场。比如,监管层严厉打击IPO财务造假,严打欺诈上市,将审核的重心指向了在审企业的财务真实性,其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挤出财务水分,充分披露在审企业的风险。相关企业在此类监管信息的威慑之下,应会更为注意财物数据的真实性,即便有心造假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收敛。 当然,监管层从严治市,也正面临许多的挑战。各类案件多发高发,在数量上就构成了一种挑战,对监管者的人力、物力投入提出考验。执法资源相对于可能发生的案件,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匹配。与此同时,一些违法手段越来越复杂和隐蔽,是在另一个层面对监管者提出挑战。目前,资本市场案件的查实率并不尽如人意,部分原因也在于此。 这表明,从严治市,光有决心并不够,光是从重处罚也不够。从严治市,需要制度更为完善、相关协调机制更为健全、执法能力不断提升。对此,监管层已有不少成熟的思考。肖钢在其《求是》所发的文章中,这个方面就有不少的论述。希冀这些思考能够尽早成为实践,使得资本市场能够在法治框架下更健康地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