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临近月末但银行间流动性并未大幅收紧,中国央行仍延续此前“锁长放短”的组合操作模式,此举显示有意维持资金面紧平衡,以稳定银行体系流动性、盘活存量财政资金。 在笔者看来,“锁长放短”显示出央行在货币存量依然高企的情况下,不愿意大规模进一步放松流动性的思路,只希望短期的流动性资金适度平稳。事实上,中国经济正呈现越来越多的积极信号。 不过,受到国内外环境以及政策的影响,下半年市场资金面较上半年会偏紧。中国央行8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在7月份连续第二个月出现资本外流,这给本已紧张的金融市场增添了压力。债券市场投资者的反应也表明,中国市场上的流动性正在趋紧。8月20日,国开行招标发行了第27-31期固息金融债,发行结果显示,中标利率基本上处于相对高位。而在21日,财政部在银行间市场招标发行300亿元人民币10年期固息国债,发行中标利率为4.08%,创下自2008年6月来该期限国债一级市场招标结果新高。 显然,央行通过“锁长放短”推升长期利率的做法让人疑惑。当前,中国经济减速,经济增长率逼近“下限”,宏观经济政策向“稳增长”倾斜。对于央行而言,需要做的应当是降低实际利率,而非像现在这样,引导长期利率上行。央行改变收益率曲线的做法,似乎也是在鼓励短期投机行为,而非将金融资源投入到长期的经济建设之中,这与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取向背道而驰。从这个角度看,央行“锁长放短”在客观上可能会起到给稳增长“拆台”的效果,这可不是央行想要的结果。 总之,不管怎么说,今年下半年的宏观政策,总体将延续年初确定的“宽财政、稳货币”思路,此前决策层的多次讲话均释放出“没有更多条件实行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未来货币政策将维持中性,通过降准降息进行全面放松的可能性较小。从货币政策总体判断看,下半年信贷增速会下滑,尤其是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幅度将明显低于上半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