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
中国早在2005年即开始资产证券化试点,2008年金融危机后,由于担忧风险,暂停了相关试点,去年开始谨慎重启。
资产证券化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的住房按揭市场,当时对风险分散和转移的迫切需要成了催生资产证券化的重要因素。所谓信贷资产证券化,就是指把欠流动性但有未来现金流的信贷资产经过重组形成资产池,并以此为基础发行证券回笼资金,获得流动性。
中国当前大力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不是为了转移和分散风险,而是“稳增长”的需要。由于银行业在过去几年大肆放贷,使得存贷比非常紧张,尤其是目前国内银行“短存长贷”的现象比较突出,负债流动性远远高于资产流动性,银行一直缺乏主动的资产负债管理工具。而且银行业要符合巴塞尔协议III的资本监管要求,商业银行未来仍有较大的资本金补充压力。由于存贷比例的限制,银行不得不控制增量信贷。
中国经济增速正在下行,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并且“三农”、小微企业、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等政府大力支持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也需要信贷资金的支持。因此,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能够直接改善银行业资产负债表,有助于提高资本充足率,降低存贷比,从而有效缓解资本压力和贷款规模控制压力,为“保增长”、“调结构”服务。不过,人们担心银行将部分资产证券化后提高了信贷投放能力,却被迫继续向地方政府提供更大规模的融资,从而让地方债务滚雪球一样膨胀。
资产证券化本身只是一种工具,它既是风险管理工具,也可能成为投机的工具。运用得好,可以成为风险管理的利器;运用不好,也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甚至给金融体系带来系统性风险,美国次贷危机就是最大的教训。
因此,资产证券化对市场风险管理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包括对风险识别、评估、定价的技术,也包括建立整套的风险管控机制。但这些恰恰是中国市场需要加强的方面,比如就监管而言,就存在不同的相互隔离的部分,如何尽快统一监管规则,实现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的信息共享就是一大挑战。
由于中国市场长期带有行政主导色彩,缺乏市场化的独立信用评级机构,这些方面需要改进,从而促进市场的发展。此外,信托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需要提升专业能力与独立性。只有整个市场建立一个透明与法治的环境,资产证券化才不会酝酿系统性风险。
特别是,随着中国地产业调控、产业结构调整、地方政府平台贷款风险的暴露,在经济转型而增速放缓阶段,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在上升,不良率增加就是一个信号。尽管银行业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对信用风险进行分散与转移,但是,对这一市场以及投资者而言,却不是一个好的消息。
这对基础资产风险的信息披露透明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基础资产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出现质量下降,风险将沿着交易链条,传播给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但是,现在恰恰缺乏信息的透明度,尤其是地方政府平台贷的证券化产品。这需要引入独立的评估师或会计师,减少评级过程中的利益冲突,提高评级的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