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议确定了三个工作重点:一要在实行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二要在资产证券化的基础上,将有效信贷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倾斜,特别是用于“三农”、小微企业、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等建设;三要充分发挥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作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统一产品标准和监管规则,加强证券化业务各环节的审慎监管,及时消除各类风险隐患。 资产证券化是国内金融创新中的老问题,以中国市场的金融深化程度,中国需要发展金融创新,推出多样化的金融衍生品,来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随着贷款利率管制的放开,商业银行(行情
专区)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呼声此起彼伏。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表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将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而事实上,今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金融“国十条”,将资产证券化的常规化发展推到了台前。 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各级政府都在想方设法“稳增长”,在中央政府不太可能开闸放水的背景下,利用信贷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某种意义上说,此次资产证券化试点的扩大,标志着中国的金融创新再迈出重要一步。虽然目前信贷资产证券化额度仅为500亿元,但是信贷资产证券化窗口的再次打开,无疑让银行业界看到了解决再融资难题的曙光。 据统计,截至2013年二季度,人民币债券托管量超过25万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高达68.08万亿元。央行某基层行行长近日表示,银行如果能把可能出问题的贷款打折出售,一方面可以减轻自身的资产质量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外围投资者特别是资产管理公司参与资产处置的机会。“这也是盘活存量,而且商业银行很需要。”据某大型券商研究报告估算,综合(行情
专区)考虑现在存量信贷规模及银行的出表需求,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可能达到3万亿元。如果开局良好,政策从“试行”向“常规化”开放,允许发行模式创新,资产证券化将迅速成为今明两年的业务爆发点。 不过,收益与风险的不匹配使得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存在着“天生不足”。近年来,银行信贷投放比较激进,在宏观经济减速时,不良贷款与不良率呈双升趋势,信贷资产质量本身压力很大。在此背景下,银行试水资产证券化,可能带有“甩包袱”的心理,更难引起市场的兴趣。从前两轮资产证券化试点,以及此前的中小企业私募债、资产支持票据等金融创新的结果看,这些风险资产仍然在银行体系内打转转,体现为银行间相互持有,无法起到缓释风险的作用。 一言以蔽之。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若想对实体经济形成有效支持,需要以下四个必要条件:首先,利率的形成由市场主导,金融脱媒,企业与金融机构存在大量对各种金融工具的需求;其次,相关部门的监管水平允许市场进行活跃的金融创新;第三,固定收益市场的深度与广度都得到极大的发展,不再像现在这般,市场割裂,品种单一;第四,非银行金融机构活跃,可以动员足够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相关市场之中,分享收益,分担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