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应力挽股民信心
2013-08-26   作者:《国际金融报》社评  来源:国际金融报
分享到:
【字号
  8月25日,在光大证券“8·16”乌龙指事件发生9天之后,上交所终于给出了官方解释。不过,上交所的表态让人感觉到,虽然它在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中“很努力”,但它“很无奈”,什么也做不了。
  事实胜于雄辩。对事件发生后,为何不实行临时停市的疑问,上交所新闻发言人表示,如果因为光大事件紧急停市,可能面临依据不足、标准不明等质疑。本次异动时间较短,且市场传闻众多,原因待查,临时停市的事由和必要性一时难以判断,更为重要的是,当日系股指期货合约交割日,如实施临时停市措施,对期货市场影响较大。显然,上交所对“众机构的利益”有所顾虑。
  同样,对于为何不及时发布提示公告的质疑,上交所发言人则称,由于对订单数量错误的异常交易,交易所在短时间内难以判断是否为其真实交易意愿或“乌龙指”操作,因此对于错量型“乌龙指”交易,相关交易所通常不作特别公告。上交所进一步解释,其没有行政调查权,主要通过电话问询、函询等手段了解、核查其异常交易的性质。上交所对光大证券采取了反复督促其如实公告的措施,属于常规、可靠的监管做法。
  总之,面对所有的疑问,上交所都有一番“成熟”的回复。这不禁令人想起此前不久,中国篮协对于中国男篮兵败菲律宾亚锦赛的总结,两者都看似很认真,态度也很严肃,总结看似也深刻,但实质性内容却“空空如也”,没什么实际意义。如上交所对于机构资金在两个市场(股市二级市场与股指期货市场)之间套利,散户吃亏怎么办的质疑,上交所表示,将抓紧研究股票T+0制度,消除不平等套利机制。而对于如何防止类似事件重演,上交所新闻发言人如是表示,交易所前端控制的难度越来越大,加强事后追责就显得更加重要。这两个“深刻”而具有深远意义的解释,不禁令人想问,能解决什么问题?它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推出T+0?还是什么时候能消除机构与众股民之间的机制不平等?
  上交所除了表示自己无能为力,也用与“国际接轨”来为自己开脱。如它表示,从境外经验看,由于市场机制的约束、市场参与人(证券公司)的自律担责及事后追责机制强硬,加上注重交易效率,几乎所有交易所都不对证券交易进行前端控制,只严格要求市场参与人在交收日(通常为T+3日)承担交收责任,违者事后追责。美洲、欧洲、日本、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市场都是如此。
  然而,同样是“乌龙事件”,在8月20日的高盛事件中,在监控系统发出自助警告,发现有些股票期权在上午开盘时出现非正常交易价格时,纽交所随即表示正在核查早间“一大批存在错误的订单及交易”,向交易员发出预警,并开始核查相关交易情况。在中午休市期间,纽交所发出正式公告,表示在9时30分到9时47分早盘开市的17分钟内交易异常,有可能会取消相应时段的交易。到上午11时17分,纽交所已经对该交易时段成交的期权核查完成了近23%。而上交所却对光大事件“无能为力”。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证券交易市场由于发展较早,经验较丰富,有着应对危机的成功经验与案例,作为后来者,上交所对于此次光大乌龙指事件的处理,表现幼稚可以理解。但股民最不能忍受的是,上交所为自己尽力辩护。尽管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上交所所说的每一句话,都看似“符合实情,符合现有法律法规”,但正是因为这种“合法”所导致的无能,更伤透了众股民的心,更让他们对中国证券市场的运作规范失望,这才是最要命的地方。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中国股市要振兴,要实现资本市场的“中国梦”,需要上市公司的诚信,也需要交易所的认真与负责,需要交易所对股民与对机构相同的负责态度。否则,中国股市将永远是“融资圈钱市场”,注定熊长牛短,无法实现持续繁荣。所以,无论是上交所,还是光大证券,目前最要紧的,就是放低身段,全力想办法挽回股民日益丧失的信心。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上交所新闻发布会详解8.16乌龙指事件 2013-08-25
· 光大证券成A股最贵乌龙指 公司市值缩水近80亿 2013-08-24
· 光大证券自营规模不及“乌龙指”成交15% 2013-08-23
· “国债乌龙指”折射债市生态环境脆弱 2013-08-20
· 吴国平:光大证券的乌龙指能否演变成仙人指路字号 2013-08-19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