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镇化,切忌揠苗助长
2013-08-22   作者:于立生  来源:长江商报
分享到:
【字号
  受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委托,《半月谈》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今年开展了“城镇化进程中的村庄变迁”调查。调查显示,85%的在外务工人员仍没转为城镇户口;而在已经转为城镇户口的15%的受访者中,存在一定的强制现象。对“置换”城镇户口的政策,现实操作方式与农民工群体的愿望存在较大落差。不少被访者表示:“农民吃亏了,他们被迫放弃土地保障进了城,可又没有在城市发展的能力,可能成为城市贫民”。
  城镇化是大势所趋,但城镇化首先得是人的城镇化,而非一纸户口“农转非”那么简单。
  城镇化必然涉及农业人口向工商业、服务业的转移问题。但囿于农业人口所掌握知识技能的有限,又或就业培训的不足,要在城市找到足以扎根、安身立命的职业,委实不易,发展空间也属有限。也正因此,虽然农民工申请落户政策在许多地方已经放开,但是“有稳定职业且工作满三年”“有合法稳定住所”的条件,之于绝大多数农民工生存状况而言,不啻是方枘圆凿。调查显示:有超过五成的人是在城镇租房居住,三成农民工居无定所。
  农民工群体长期处于“半城市化”状态,亦即在于这个群体其实只是人力资本进城,而非与市民平权,均等地享受各项公共服务。绝大多数农民工,囿于所从事职业的相对低端,稳定性差,流动性强,有的并未能参加任何社保,有的参保后也退保了。譬如调查显示:有超过四成的农民工在务工城镇未参加任何社保。社保是社会统筹与个人缴费结合,而且大头都是政府出,因而具有公共服务性质。这其实反映出农民工群体的公共服务享受不足问题。类似问题,还有随迁子女在务工城市的公立学校入学难等。
  在不少地方,“农转非”的配套政策是:以土地换取社保。这其实也存在逻辑悖论,农保的含金量与社保固然不可同日而语,但论性质,却也是公共服务;为什么留守农民是直接享受政府提供的农保,而进城农民工就要用土地换取社保呢?而且,在经济运行良好时节,尚好;要是一旦遭遇2008年那样金融危机,在农村留有承包地,农民工尚有路可退,否则,大量失业情况下,而目前社会保障又过低,拿什么来托底呢?
  此外,陡然“农转非”,还将涉及生活习惯发生改变,如何融入城镇生活的文化问题。
  调查显示,对“愿意以何种方式落户”这一问题,选择“无条件落户,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林地经营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均保持不变”的占了受访者四成以上;选择“以土地换社保”的占了两成以上;选择“补齐三年社会保障的”的比例只占到10%左右。可见,农民工也是“理性经济人”,在是否进城这个问题上,也自有利弊权衡,对机会成本的考量。所以,是否“农转非”,还宜交由农民工自主决断,风险自负,而非“强制落户城镇”。
  城镇化固然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但鉴于城镇化的终极指向还是实现人的城镇化,造福民生,所以,还须统筹兼顾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稳步推进,妥善解决存在的问题,而非急功近利,揠苗助长。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城镇化是发展契机 房企看好下半年 2013-08-15
· 朱中一: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的平衡健康发展 2013-08-14
· 地方豪赌城镇化要先看“赌本” 2013-08-14
· 人口城镇化是发展转型的最大潜力 2013-08-13
· 人口城镇化需要回答四个关键问题 2013-08-1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