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银监会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5395亿元,较一季度增长了130亿元;二季度末商业银行末不良贷款率为0.96%,与一季度末持平。尽管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充足,损失准备总额达15781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411亿元,同比增长18.97%;拨备覆盖率为292.50%,较一季度末增长0.55个百分点,银行系统抵御风险能力较强。但当前国内经济增长乏力,且银行不良贷款行业性、区域性特征明显,随着时间推延,若缺乏灵活应对之策,银行发生大面积坏账、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由此,银行不良贷款反弹,需全社会认真反思和重视。 不良贷款的反弹,既反映银行在信贷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也反映当前经济走势令人担忧。 从不良贷款反弹地区看,具有“区域汇聚”特征,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上海、内蒙古、福建、山东等东部10个省市区。上半年,仅浙江、江苏、山东三省不良贷款余额就高达2471亿元;这一数据占全国不良贷款总量的45%左右,其中新增不良贷款310亿元,亦占全国新增不良贷款总量的60%以上。江浙地区不良贷款率持续攀高的原因:一是这些地区信贷总量大、贷款新增额历年位于全国前列,因而不良贷款产生必然高于其他地区。二是这些地区外向型中小企业多,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大,主要是钢贸、光伏等高风险行业比较集中;由于江浙等地区贷款传统上的互保习惯,造成企业跑路现象增多,更增加了不良贷款风险传导与扩散的可能。而且这种不良贷款区域性特征具有较强的感染性,随着全国经济一体化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和融合能力的增强以及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迁徙,不良贷款风险有向中西部地区扩散蔓延的可能;而且中西部地区企业资金实力、技术实力等方面比较脆弱,更容易产生大量不良贷款。可见,不良贷款这种区域性、传染性特征,决定风险防范的特殊性和全局性,不仅东部地区成了防范的重点,中西部地区亦应保持高度警惕;不仅是银行和企业面临的危机,更是政府亟需解决的经济问题。只有政府、银行、企业三家形成共识,制订全国防范预案,及时采取行动,不良贷款全社会蔓延趋势才会得到遏制。 2009年以来,银行中长期贷款占比为70%以上,还款期为3至5年。今年底至明年地方政府债务偿还期限集中和数额巨大,随着审计力度加大、土地财政收入下降等原因,地方政府出现债务违约可能性增大,信贷资产质量将进一步恶化。 从不良贷款反弹行业看,具有“行业高发”特征,钢贸、光伏、造船等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依然是银行不良贷款高发行业。据统计,浙江、江苏、山东三省2471亿元不良贷款中,制造业不良贷款约占不良贷款总额的70%以上。另外,从产业链条看,制造行业生产流通及上下游企业大都集中在长三角和江浙地区,使得银行业资产质量区域风险与行业风险具有较高的重合性。尽管银监会要求抑制产能过剩行业信贷投放,但由于经济增速放缓,一些产能过剩企业在短期内仍无法摆脱经营困境,不良贷款重灾区的现状难以得到根本改变,不良贷款规模可能还会继续攀升。可见,不良贷款反弹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单靠银行控制难以奏效,要求各级政府和银行在产业发展上达成认识:银行要切实执行抑制产能过剩行业和控制融资平台贷款政策,地方政府要克制盲目投资扩张冲动,才能用好贷款增量;同时,银政在化解不良贷款上加强协作,出台配套措施,切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或企望一蹴而就,要做好打持久战准备,坚持“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原则,才能盘活贷款存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