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十几年前,理性预期学派曾经很流行。该理论最早由约翰?穆思于1961年在其《合理预期和价格变动理论》一文中首先提出,由卢卡斯、萨金特等人进一步发展,后来卢卡斯和萨金特分别在1995年和201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该经济理论认为,经济主体(企业和个人)都会对于政策制订者未来的行为进行预期,并且在此基础上采取提前应对,与政策进行博弈,这样导致一些经济政策往往达不到效果,甚至最终结果与政策初衷相反。 大概是有鉴于此,美国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为了避免公众等经济主体产生理性预期导致政策失效,把隐晦玩到了极致。在很多时候,公众想知道格林斯潘在想什么、会制定什么政策,但格林斯潘总是支支吾吾,说些模棱两可的话。结果他的政策很难被准确预期,以至于记者有时候要从他的公文包的厚薄来判断政策走向。他的这种政策,确实一度带来美国经济繁荣,不过2008年金融危机彻底毁了他的清誉。至于其他国家央行,也有一些像格林斯潘这样莫测高深、故弄玄虚。 格林斯潘的继任者伯南克与其前任全然不同。伯南克是生怕经济主体们会错了联储的意,不但继续在每次会议后一段时间公布联储的会议纪要,还在2012年年底的会议上正式对于未来的利率政策做出了明确的指引:在失业率高于6.5%、预期通胀水平不超过2.5个百分点的情况下,将继续把联邦基金利率保持在0~0.25%的超低区间。 不管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QE)到底效果如何,但美联储实行明确的政策指引,包括之前一直在会议纪要和伯南克讲话中的信息是被社会充分认识到了,所以美国的资产价格纷纷走高。全球主要央行在效仿美联储实施极其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学习美联储的高度透明化的做法。日本央行于2013年4月初明确宣布了实施规模庞大的QE计划,并且明确了要在两年内实现通货膨胀2%的目标。英国央行在2013年8月7日正式推出“前瞻性货币政策指引”,这项新政策首次将利率与失业率挂钩,在失业率下降到7%之前,央行将维持当前0.5%的超低基准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早在今年3月,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建议央行采用“前瞻性货币政策指引”,设定货币政策中期目标。英国央行此次回应这一建议,希望给经济决策者提供一个稳定、可预期的货币政策环境。 就连一直把央行会议纪要视为秘密的欧洲央行,也准备改变做法,准备对外公开会议纪要内容。7月底,德国媒体援引两名欧洲央行执行委员会委员消息称,欧洲央行很快将仿效美联储和英国央行在之后公布每月会议纪要。而在7月货币政策会议后,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首次给出欧洲央行的前瞻指引,称欧洲央行预计主要利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保持在现有水平或者更低的水平。 理性预期假设所称的那种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政策制定者都是相机抉择者,他们看风使舵,其信誉很差,所以大众出于自卫的心理,要对政策进行防范,就导致了政策的最终结果常常与其初衷相反。现在央行明确地发布政策指引,明确示意未来政策的目标与挂钩的变量值,让社会的预期稳定,这样自然促进了政策目标的达成。 笔者预测,在反危机期间美国联储实施的政策指引的管理预期的方式,有可能会在全球央行之间流行开来。而美国联储在危机期间采用的这种预期管理方式,也极有可能在危机之后被继承下来,成为美联储管理市场预期的重要日常方法。当然,在美国仅仅实行半年多、在日本仅仅实行几个月的这种管理方法,其成效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只有等过了一两个经济周期,或者是经过十余年之后,才能得出比较可靠的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