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酒店要五星级,坐飞机要头等舱……新华社记者日前在北京、江苏、安徽等地调研发现,部分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出现挥金如土现象,职务消费演变成“不落腰包的腐败”。对此,一些地方正在探索“包干制”等措施,遏制职务消费奢侈化。(8月13日《新京报》) 职务消费为何能够挥金如土?一方面,现有制度缺乏对公务员职务消费的制约,花多少、怎么花,往往可以由着性子来,即便有一些相关规定,也很难真正形成刚性约束;另一方面,在很多公务员的认识中,职务消费还算不上腐败,毕竟,大笔花费既然“不落腰包”,往往也不会遭到查处。 既如此,目前一些地方试行的“包干制”,果真能够管好挥金如土的职务消费吗?似乎不必过于乐观。 首先,“包干制”不过是给公务员的职务消费设定一个基本的额度,并非治本之策。以某地一名地级市副市长为例,一年的额度是60万元,尽管规定明确了“超支自负”,然而,只要在这个额度内,职务消费其实并不受任何影响,大可以继续“挥金如土”。而且,因为有了这个额度的暗示,“不花白不花”“花了也白花”,很有可能还会促使他们贴着上限使劲消费。 其次,“包干制”额度的确定,并非来自刚性的制度约定,而是各地各部门自行酌定。比如,为何一年的额度是60万,而不是50万或者70万?个中依据究竟从何而来? “包干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减少公务员职务消费的数额。可问题在于,这样的“包干制”依然体现出一种权力思维,即可以有限地自行减少若干职务消费,而不是顺应公开透明的时代潮流,真正从廉洁政府的维度出发,断然砍去那些原本并不必要的职务消费。 职务消费的额度固然应该注意,更应该注意的,还有职务消费是否正当、必要、合理。仅仅设定一个上限,不过是在“节约”的名目下,为部分官员继续其奢华之风开了一个口子而已。那么,究竟如何才能确定职务消费的正当、合理乃至必要? 只有公开。政府官员受民众委托,处理公共事务,其职务消费并非个体的私事,可以予取予求,随意支付,而是应该公开相关信息,由民众来决定能否消费、消费几何。或者结合民意制定出一些基本的制度规范,要具体到每一个子项的标准。 否则长此以往,不仅靡费公共财政,造成资源的错配、无效配置,也会激起民意的强烈反感,严重损害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