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7月份CPI较上年同期上升2.7%,升幅和6月份持平。7月份PPI同比下降2.3%,降幅虽然低于6月份的2.7%,但依然延续了2012年3月份以来的下降趋势。 中国政府今年希望把通胀率控制在3.5%以内,从目前的趋势看,这是一个可以完成的任务。但在第四季度,CPI或会继续上升。这是因为,今年夏天中国全国多地都遭遇了对农作物而言的灾害性天气,大部分地区不是高温干旱,就是洪涝灾害,尤其是北方地区出现了罕见的雨季,对下半年的农作物产量影响很大。 尽管中国在美洲和澳洲加大了粮食进口力度,但蔬菜、水果等作物仍会受影响。考虑到上半年出现了猪瘟疫情,猪肉的供给也可能出现紧张,而秋天即将到来的需求旺季,可能会导致价格继续上涨。但是,对物价构成长期影响的主要是地产价格。近期,中国大部分城市的住宅与土地价格出现强劲上涨,已经带动个人房租和商业地产租金水平跟随上涨。从长远看,地产价格的上涨是劳动力价格与服务业价格上涨的根源,这意味着未来服务业价格将会继续攀升。 但是,实体经济仍然在下行的过程中,并且,全国人均工资性收入增幅在逐步放缓。考虑到目前产能过剩的情况,除非政府进一步采取刺激性措施,否则,GDP和工资性收入的增幅会继续下降,从而出现与CPI背离的趋势:经济趋冷,而物价却缓慢上升。这是一种非常棘手的局面,因为,如果再次诉诸通过信贷等投放加大投资的行动,那么,通胀会以更快的速度上升,尤其是房地产价格可能再次出现暴涨。因此,即使GDP增速逐步放缓,中国也不应该放松货币政策,否则,会加剧结构性失衡,导致产能过剩、资产泡沫与更厉害的通货膨胀。 目前,影响物价的关键因素是预期。比如目前北上广等地房价上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经济将会在较长时期内平稳增长。为什么这种情况下就要抢购楼房呢?因为人们考虑到了2008年的情况,当年房价因美国次贷危机冲击大跌的时候,随着刺激政策出台,结果房价随之暴涨,比危机前还要翻番,甚至翻几倍。现在,正是这种担忧引起了人们抢购住宅,而房价上涨又刺激各地地王频出,形成不良循环。 由于GDP增速在第二季度已经触及7.5%的增长下限,而CPI离3.5%的上限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一些想当然的观点认为,中国通货膨胀问题不大,但一些企业陷入困境,因此建议央行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这些建议主要来自资本市场,带有一定的利益倾向。中国政府应该考虑到调整结构的任务,不能半途而废,以及实际通胀水平可能高企的现状,不应该放松货币政策。 根据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8月9日发布的一项针对经济学者所作的调查显示,有53%的受访经济学者认为一年内价格呈上升趋势,40%认为一年内价格基本持平,只有7%的受访者认为会下降。显然,通胀的预期仍然强烈,而这也是过去十年造成资产价格泡沫的主要原因,控制好货币总量,降低人们的通胀预期应该是央行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