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改委出台多项措施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加强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并要求银行业清理规范企业服务收费,特别是发放贷款过程中的强制收费、捆绑收费、不服务只收费。与此同时,银监会也宣布将严查银行违规收费行为,切实减轻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不合理负担。 多年来,银行面向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乱收费行为有增无减,“服务咨询费”、“财务顾问费”等“名目”、“幌子”层出不穷,增加企业融资成本,成为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的顽疾。去年,银监会整治行业不规范经营行为,银行收费乱象丛生的局面有所改观。 然而今年以来,我国实体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企业的有效信贷需求下降、贷款风险上升,导致银行经营压力增大。部分商业银行又动起乱收费的歪脑筋,把自身的经营压力转嫁到企业特别是话语权更弱的小微企业身上,而且方式更趋隐蔽。 比如,银行为了缓释吸收存款压力,向贷款企业提出各种“回报”要求——有些银行要求申贷企业先帮银行拉来一定量的存款,并替银行向存款方相关人员支付“灰色费用”;有些银行在帮企业发行债券时,要求企业必须返存一笔资金;有些银行则强制申贷企业购买保险或基金,美其名曰“降低贷款风险”,实则通过搭售赚取高额代理费……凡此种种,令小微企业叫苦不迭。 作为经济体中最小的“细胞”,小微企业有活力,宏观经济“肌体”才健康,“稳增长、调结构”才有现实基础和长远保障。正因如此,经济发展越面临困难,国家越是接连出台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银行业作为配置金融资源的基础行业,有责任把国家的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事实上,许多小微企业都是“金种子”,银行如能拉一把、扶一程,想方设法帮他们度过经营“寒潮”,即使损失眼前利益,将来必能收获一大批忠诚的优质客户。而当前,小微企业陷入困境,有些银行不仅不施以援手,反而乘人之危加码施压,把小微企业当成可以随意揉捏的软弱“羔羊”。如此急功近利、缺乏远见,实际上是放弃了自身发展的蓝海。 从经营管理的角度审视,银行针对贷款额外收费,是其自身风险控制能力和利率定价水平不高的表现。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确实高于大企业,但小微企业之间经营状况也是千差万别。如果发放贷款时,以“霸王令”式的附加条件来规避风险,以“一刀切”式的额外费用来定价资金,其本质是银行在风险管理、资金定价上的粗放。看似来钱容易,长此以往必有“内伤”。利率市场化改革与金融脱媒已是大势所趋,银行间竞争将更加激烈,大家拼的就是专业化、特色化的产品服务与企业金融需求的匹配程度,倚重“额外费用”者,靠什么立足市场? 在可以规避风险的前提下,如果银行竭尽所能帮小微企业解决资金难题,就会更深刻地体会到:那“有难同当”的压力,正是转型升级的动力;那“雪中送炭”的交情,就是源源不断的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