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8月6日北青报社评《恒天然涉“毒”,中国乳企当引为镜鉴》,我十分赞同作者的论述。在此基础上,我想谈一点对于行业内质量互信机制建立与维护的意见。 据报道,包括政府、产业下游相关企业以及恒天然公司在内的各方,都对这一事件作出了正面的回复。不禁让我感叹此事波及之广,流毒之甚。 现代社会的生产,是建立在社会性行业分工之上的。因此一个产业往往会有较长的产业链,在这条产业的生命线上,不同的企业由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相互联系,形成了共生的关系。就像在这次事件中,恒天然公司生产的乳粉作为奶粉等乳制品的原料,进入下游食品企业的生产环节。 在这次事件中,暴露出产业内质量互信机制仍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在同一产业链之上,企业不可避免地要向同行提供产品,供下游企业的继续加工。这样就需要在上下游企业中形成质量互信机制,以保证既能使产品安全得以保障,又能够最小化每一批次产品检验带来的成本。在这次风波中,质量互信机制产生的问题使得有毒乳粉流毒几乎整个下游产业,而在更大多数情况下,可能存在不必要的反复检验浪费了企业的资源。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效率最优化的问题,而且是相关机制健全的问题。 对此,具体而言,可以采用诸如产业联盟的方式,进行数据化管理,以统一、合理的方式进行检验检疫。这样既减轻了单个企业的负担,又极大增进产业之间的互信,减小了大规模社会性食品安全危机发生的可能。当然,这种产业联盟可能会有不小的耗费,但是这可以通过企业协调共同筹集。有了制度的保障,这一设想可能就更具可行性,从而能更好地促进产业互信机制。 在这一产业联盟中,政府可以提供一定比例的财政支持,作为产业公共机制建立的基础之一。这种机制并不是要求政府介入企业内部的检验检疫环节,而是试图构建一种由企业主导、政府提供支持的多方协作体系。这样一来,企业对于降低成本的积极性和对于企业信誉的维护,这两种需求可以相互制衡,更好地推动生产经营的均衡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