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 亦需向地方保护说“不”
2013-08-07   作者:曹中铭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到:
【字号

 
  曹中铭

  日前,证监会主席肖钢在 《求是》杂志发表的《监管执法: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一文引起市场强烈关注。正所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市场呼吁监管部门从严执法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却并没有意识到我国资本市场监管执法面临着执法资源、执法队伍、执法手段、执法环境以及执法任务与执法模式等多方面的短板。
  市场监管执法,一方面在于防范违规违法的发生,震慑违规者为了利益不惜铤而走险;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方式与手段,让违规者露出“狐狸的尾巴”,并对其实施严厉打击。愿望虽好,但现实有时却不免很残酷。
  来自证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因为存在案件发现难、取证难、处罚难、执行难等问题,资本市场案件查实率只有60%~70%。近年来证监会虽然每年立案调查110件左右,但能够顺利作出行政处罚的平均不超过60件。每年平均移送涉刑案件30多件,最终不了了之的超过一半。这也意味着,每年至少有超过一半的违规违法行为没有付出代价,也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
  显然,某些违规者没有受到惩罚除了 “人情世故”、“不敢碰硬”、“不坚持原则”等原因外,地方保护主义无疑亦是不可被忽视的重要因素。夸张点说,自A股市场诞生以来,地方保护主义的阴霾就一直笼罩在资本市场的上空。某种意义上讲,与内幕交易一样,地方保护主义是A股市场的另一颗“毒瘤”,其危害性显然不言而喻。
  云南绿大地案曾被证监会认定为“案情重大,性质极为恶劣”。然而该案发生后,上市公司向上级求援、地方行业管理部门的求情以及地方领导为绿大地说情等却忙得 “不亦乐乎”。对于其时深陷违法犯罪泥潭的绿大地来说,地方保护可谓无处不在。此外,2011年12月相关法院一审判决显示,上市公司犯欺诈发行股票罪,判处罚金人民币400万元;公司原董事长何学葵、原财务总监蒋凯西等均是一“缓”了之。如此判决无异于纵容犯罪,也与其后昆明中院的严惩形成鲜明对比。前后两份不同的判决结果,亦折射出地方保护主义在其中作怪,某些违规违法案件最终出现 “不了了之”的情形,或许早已“被注定”。
  除了袒护违规上市公司之外,并购重组、新股上市等过程中亦不乏地方保护色彩。如为了业绩差、亏损严重企业的出路,为了职工的安置与稳定等,某些地方政府部门会责令当地上市公司出手援助,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利益无形中会受到侵害。
  再如为了企业能够上市,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通过税收减免、政府补贴等方式包装粉饰公司业绩,进而使其顺利过会成功跻身资本市场的大有人在,而一旦减税、补贴等被取消,上市公司立即就会现出原形,最终买单的只有投资者,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近几年来监管部门在大力推进A股市场的市场化进程,而A股市场的市场化,既包括监管部门推进的市场化,像新股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改革等,当然也包括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市场化”,过多地运用行政手段,用行政化替代市场化,无疑是有失偏颇的,也明显不利于A股市场的市场化发展。
  因此,资本市场的监管,我们不仅要向违规违法行为说“不”,同样也要向地方保护主义说“不”。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强化资本市场监管执法刻不容缓 2013-08-02
· 《求是》刊登肖钢文章:加强资本市场监管执法 2013-08-01
· 美大宗商品市场监管试图转向 2013-07-31
· 央行副行长:新金融发展挑战市场监管 2013-07-21
· 北京市工商局西城分局“三结合”提升商品市场监管 2013-07-0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