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舆论聚焦于美国“汽车之都”底特律破产案时,国内全面摸底地方债务的部署已经展开。根据国务院要求,审计署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底特律向法院申请地方政府破产保护,无疑给国内一些负债较高的地方政府敲响警钟,而要真正吸取教训,防患于未然,当务之急是应对国内各级政府性债务状况进行彻底的摸底和测评。本次全国性审计工作,就是要将各界关注度较高的政府债务的“盖子”掀开,通过增强债务透明度,摸清家底,找准问题根源,为下一步做好风险防控和政策制定提供准确依据。
中国政府性债务尤其是地方政府债务,一直被视为近几年经济金融领域的重要潜在风险之一,并屡屡成为一些境外机构“看空中国”的理由。过去几年,作为投资主体的地方政府,为刺激经济,追求本地GDP数字的快速增长,不惜投资上马大量基础建设项目,但在地方财政收入有限的情况下,投资所需资金很大一部分来自政府性负债,其中,尤以地方融资平台为甚。在今年政府换届完成后,部分地区再次推出了规模不小的投资计划,一些新上任地方领导继续大规模举债以拉动增长,这些做法无疑会进一步加重政府债务负担。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市场上有关中国政府性债务风险加剧的担忧越来越强烈。国际评级机构惠誉此前宣布,将中国偿还长期本币债务的评级从“AA-”降至“A+”,评级前景为稳定,下降评级的原因之一,就是对地方政府负债占比上升的担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学家也表示,中国地方债的规模和潜在风险已经引起了IMF的警惕,IMF正试图进一步了解中国地方债的情况及发展。显然,来自国际上的这些警示之声,都不约而同的指向了政府性债务隐藏的风险。
坦白说,警示的声音不仅仅来自国际,国内的担忧同样由来已久,其中共同的一个问题在于各界对当前政府性债务金额的不确定上,即透明度缺失增加了外界的忧虑程度。的确,国内政府性债务尤其是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到底有多大,市场存在多个版本,各个数字也大相径庭。国家审计署上一次全面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的相关债务达10.7万亿元。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6月底召开的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从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来看,截止到一季度末,贷款的余额是9.59万亿元。而在今年4月份的博鳌亚洲论坛上,财政部原部长项怀诚预计,地方政府负债估计超过20万亿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大卫·利普顿此前则表示,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包括在内,广义政府债务已增加到GDP的近50%,相应的财政赤字2012年约为GDP的10%。
不同的统计口径,不同的统计时点,造成了市场各方对国内政府性债务规模认识和预测的较大差异。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恰在于透明度的缺失。此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发布的《2013年中国城市政府财政透明度研究报告》显示,我国289个城市政府财政透明度总体很低,得分超过总分38%的城市仅有10个,说明国内各市政府财政透明度普遍低下,没有一个达到“及格线”。其中令人关注的是,在所有纳入财政透明度考核的内容中,各地地方债务公开成为最大顽疾。财政活动透明是现代政府治理的一个核心内容,透明度的缺失,既意味着我们距离现代政府治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也影响外界对经济金融稳定的判断,并会掣肘决策者的政策制定。
从这个意义上看,本次全国审计机关对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性债务进行彻底摸底和测评,将交出一份有关中国政府性债务总体情况的“体检报告”。这份“体检报告”将会明确无误的告诉各界,当前政府性债务“家底”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根源又在哪里。之所以这么说,因为这份令人期待的“报告”在此前不久曾有一个“简本”,那就是6月10日国家审计署发布的《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这一“抽查”版的审计结果,就大致勾勒了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比如这36个地方政府2012年底债务余额比2010年增长了12.94%,有10个地区2012年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超过100%,地方融资平台公司依旧是举债主体,部分地区超过一半的债务靠土地收益来偿还,等等。这些结果,都为市场各方决策提供了判断依据。
可以期待,随着未来审计结果的公布,透明度增强的政府性债务,将会消除各界的过多猜测与质疑,利于有效防控潜在经济金融风险,并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举措的出台、房地产的调控等奠定基础,从而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