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性债务不能是个谜团
2013-07-29   作者:徐立凡  来源:京华时报
分享到:
【字号
  审计署网站7月28日发布消息显示,根据国务院要求,审计署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有消息称,审计署暂停所有项目开始培训,近期就进驻各省市。
  地方政府性债务有多少,近来为国内外高度关注。有人认为,鉴于近年来显性和隐性债务的急剧膨胀,加之还款高峰期已经到来,不少地方政府面临底特律式的破产风险。更有人认为,地方政府性债务,将成为中国经济下行的主要引爆点。
  应该说,这些忧虑或有夸张之处,但并非无稽之谈。从地方政府的信用来说,由于正规地方债都由财政部代为发售,实际上担保风险并不大,真正承担信用风险的是中央财政。而多年来中央财政的高速增长,保证了不会出现基本的信用问题。但从地方政府的直接债务来说,则确实存在不少风险。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多种多样,走正规渠道的占多大比例不得而知。另一方面,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率过高、拖欠债务等情况已有出现,而且有的地方情况还很严重。审计署6月上旬发布的“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公告”显示,36个地方政府中16地区债务率超100%,债务率最高达219%,这已经远远超过60%的警戒线;此外,还查出违规为817亿元债务提供担保。
  窥一斑而知全豹。尽管现在还待对全国性的政府性债务作出审计,但一些地区债务风险过高,违规担保额度过大已是不争事实。如果不将全面情况查清楚,那就既无法回答国际上一些人对中国政府性债务的疑虑,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全面降低地方债务的风险。相反,很可能导致的情况是:地方造成的债务风险由国家承担,全体纳税人成为地方激进融资的买单者。
  即将全面展开的政府性债务审计,实质上属于政府内部审计。尽管每一年的“审计风暴”都证明政府内部审计不是走过场,而是卓有成效的,但是仍然有必要提醒,地方债务的形成过程更加复杂。在地方政府不是市场化的发债主体的背景下,什么是合理赤字,什么是打擦边球的,什么是明显违法的,不是很好界定。因此,要尽可能制定一个较为清晰的审计原则和操作流程,尽可能完整地摸清债务家底,为今后的决策提供依据。
  当然,在这一轮审计过程中,也会发现违纪违法问题。借地方债务寻租的腐败固然需要查,以此形成震慑效应,但是不能忘记,与找到案件线索,查出腐败分子同样重要的,是掌握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大小。
  从这个角度出发,在审计任务结束之后,还需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并监督整改情况。有了这些部署,内部审计才能起到与公共监督相互配合的作用,解开政府性债务的谜团,并为今后规范地方债务行为打好基础。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审计署将详查地方政府性债务 2013-07-29
· 审计署:政府性债务审计将全面开展 2013-07-28
· 政府性债务审计将全面开展 2013-07-28
· 36个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近4万亿 2013-06-12
· 国务院: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2013-04-18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