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沦为去杠杆牺牲品
2013-07-23   作者:赵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据媒体报道,近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上书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反映中小企业在度过了金融危机的劫难后,当前再一次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老问题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钱荒”风波虽说在央行的出手救援之下已日渐平静,但监管层和各大金融机构都惊出了一身冷汗。“吃一堑、长一智”,去杠杆、收贷压贷、提高信贷门槛在短期内将不可避免。由于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较高,加之谈判博弈能力较弱,银行出于收缩流动性和规避风险的考虑,一定会把抽贷压贷的首要目标瞄准中小企业。
  站在银行的角度看,上述做法无可厚非,可以说是现有不合理制度下的理性选择。逐利是资本的天然属性,银行机构作为“经济人”,只要符合制度,银行放贷给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由。在资金紧张或预知风险的情况下,抽贷压贷不仅是银行的自由,更是强化风险管控的理性表现。关键的问题是,信贷宽松环境下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经不住利益诱惑,盲目扩张导致债务过度累积才是今天被迫去杠杆的主因,可为什么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自己酿成的苦果却要中小企业来承担?
  这就是我国金融制度的问题。在昔日放松银根与宽松的财政政策下,大型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可以低息获得更多的资金,由此而导致的“国进民退”一方面直接形成对中小企业生存空间的挤压,另一方面不断推高的通胀更提升了中小企业的成本压力;而今天要去杠杆紧缩银根时,国有大型企业又依赖与银行和政府的“亲兄弟关系”回避承担太多的风险。总之,不管是货币扩张还是银根紧缩,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几乎都是不折不扣的利空。不难看出,此轮中小企业所遭遇的新困境,与其说是市场竞争的正向淘汰,抑或是产业升级所必须经历的阵痛,毋宁说是当前的金融信贷制度缺陷掐住了中小企业发展的咽喉。国有企业、地方政府与国有银行是亲兄弟,而中小企业就俨然是外来的小媳妇。你说,这是什么金融逻辑呢?
  解决这一顽疾的根本举措是打破金融垄断和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首先,要提高金融市场的竞争活力。政府要积极培育和健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以多样化的产品满足广大中小企业多元化的资金需求。让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发展更多的中小银行就是好的开始。中小银行由于规模小,通常与中小企业的需求和信息都比较对称,容易匹配起来共同成长。虽然金融业过度竞争也未必是好事,但如果金融行业的竞争能更激烈一些的话,一些银行才会放下身段真心服务于中小企业。
  其次,利率市场化要加快步伐。为什么理财产品的利率(顾客的收益)比存款利率高出一倍多,银行还要全力去争夺?因为理财产品的利率仍可能低于实际市场利率,银行有利可图。为什么不干脆放开存款利率,让存款利率接近市场实际利率?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以百姓存款的低收益来换取金融业的高收益和地方经济建设、国有企业扩张的低成本。如果没有决心打破这种模式,银行自然没有动力去追随中小企业这些“差”客户了。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中小企业称看得见够不着 2013-07-22
· 央行取消贷款利率下限 中小企业称看得见够不着 2013-07-22
· 积极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 2013-07-16
· 成思危:应设小型银行服务中小企业 2013-07-15
· 中小企业转型创新的路径 2013-07-11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