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部分企业中,员工离职的冲动和频率比较高,在中小企业更是十分常见,年离职率在10%都算很好的了。这些离职者常被指责为没有责任心,刚到公司就盘算着如何去下家挣更多的钱,一点职业操守都没有。这种指责过于简单化。 中国几千年的形象就好比一个空落落的胃,大部分历史朝代老百姓都是饥肠辘辘,稍微吃饱点就是盛世级别了。所以中国人心中一直有着一个巨大的恐惧感:唯恐挣不到钱养活自己。即使有了很多钱能过得很好,这种根深蒂固的恐惧感依然存在。 这种恐惧感让中国人焦虑和紧张,也更容易自卑。中国人和西方人打交道发现,哪怕对方是个端盘子或者看门的,也常常信心满满,很享受自己的工作。而中国人要么因为贫穷而低三下四,要么因为富贵而趾高气扬。 这种性格特征导致中国人对财富非常渴望,只要有好的机会,薪酬哪怕稍微高个两成,都会考虑离职,这就导致了很频繁的人员流动。不能因此指责他们不敬岗爱业。 有信仰宗教的西方人看到住别墅的邻居开了宝马,并不羡慕,他们觉得这是上帝早就安排好的。中国人要是看到邻居开了宝马,自己还是骑自行车,恨不得立刻在邻居的宝马上划个痕迹。 宗教信仰带来的这种淡定的心态让西方人心境平和,懂得在财富面前适可而止。中国人则相反,他们有财富焦虑症,因此非常勤奋,工作起来比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刻苦。 总而言之,中国人有两个典型特征:一是对金钱极度渴望,导致频繁跳槽;二是因为几千年的饥饿,导致大家都有奋斗的基因。从扬长避短的角度可以看出,中国人更适合金钱式管理:就是给你相对高的薪酬,然后让你去付出超越大部分人的努力,比如持续的加班加点、严格的高压力。 单位时间产出比和一般劳动强度是一致的,但员工更希望付出更多的时间,挣更多的钱,而不是省出时间来享受生活。对公司来说,单位收益付出的成本是一致的,但因为更少的人通过更多的努力获得更多。 持续加班加点的高强度高负荷工作,显然要靠很强大的外力和管理才能实现,不可能在非常轻松的环境下实现,所以什么尊重啊、自由啊,都很难实现。对于公司职员而言,轻松和自由是建立在极大创新能力与高利润基础之上的。 华为就是佐证以上观点的一个典型的公司:业界一流的薪酬,业界一流的工作强度。在华为管理者看来,这叫以奋斗者为本。虽然很累,但华为的离职率一直很低,技术积累也更好。大家虽然在叫没有生活,很累,但看在以往薪酬竞争力的面子上,也都忍了过来。 任何人都希望既能轻松上班,又可以拿着高薪水。轻松上班是可以相对提高点效率,但如果你拼了老命上班,即使效率低点,创新能力差点,总体输出也一定会更多,否则就没有那么多可歌可泣的创业故事了。 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看,中国人还处于低层级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阶段,金钱是眼下最迫切所需的,至少对大多数人都是如此。管理模式也也需要匹配这个阶段。如果在基本需求阶段,过度强调什么享受和自由,可能是南辕北辙的。 说白了,中国人现在最缺的不是尊重和自由,而是缺钱。几千年的历史需要,现在更需要。所以低薪酬低强度的老国企模式不适合,因为大家不会陪你玩太久;低薪酬高强度的忽悠模式不适合,因为很快会露陷;高薪酬低强度的创新模式也不适合,因为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品牌不足以支撑高利润;只有高薪酬高压力的金钱模式最适合中国人。 不仅华为如此,宇龙的加班强度也非常大,干部更是以身作则;宏达电的老板更是早出晚归,夜以继日。让员工付出超越常人的努力,获得超越一般人的报酬——这种做法在华人经济圈大行其道,的确有其深刻的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