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价改的大好时机不容错过
2013-07-17   作者:刘满平(中国经济学会理事,宏观经济评论员)  来源:上海证券报
分享到:
【字号
  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下跌,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既有负面影响,也为资源价格改革提供了一定空间。若能抓紧这个有利时机建立能反映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治理成本的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当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和弱化垄断,加大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力度,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新世纪以来我国出现了两轮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下跌:第一轮在2008年底至2009年底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期间;第二轮从2012年延续至今。看6月的新数据,生产资料出厂价同比下降3.5%,流通环节销售价格下降5.7%。本轮生产资料价格下跌表现出持续时间长,波动幅度小,累计下跌幅度小,生产资料价格与居民消费价格两者出现背离的特点。
  从引发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下跌的背景和原因来看,在上一轮下跌期间,为尽快扭转经济增速下滑局面,中央以及各省市区在很短的时间内出台了强力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强调的是经济增速。而本轮下跌,尽管同样面临经济增速下滑局面,而且还面临着比以前更加严峻和急迫的调整过剩产能的任务,但宏观调控主要目标却不仅局限于一味地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而是坚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并重,追求的是增长质量,主要通过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获得改革红利,以推动经济增长,提高增长质量。在上一轮下跌期间,为了“保增长”,中央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而现在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和货币供应增速远远低于上一轮,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势必会减少生产资料的市场需求,生产资料市场的过剩矛盾更加突出。
  当前各国因自身经济增长情况不同,采取的宏观政策也有所不同。不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一致、不协调,不仅会部分抵消本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还会相互抵制、相互制约,增强国家之间政策的博弈。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为促使本国经济复苏,许多国家限制进口以鼓励和保护本国产业的发展,不同国家间贸易纠纷、冲突和摩擦日益频繁,而我国成为世界各国贸易保护的主要受害方,前段时间爆发的欧洲同我国之间的光伏产品贸易摩擦就是一个显例。
  笔者以为,对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下跌现象,我们也该辩证地看,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来说,这既有负面的影响,又有积极的影响。负面影响,大家都看得很清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下跌会进一步压缩上游行业和企业利润,影响其生产经营,抑制其扩大再生产,例如,煤炭、钢铁、有色金属、橡胶、造船等产业近几年由于价格下降,行业利润大减,企业经营困难。而对于目前供不应求的行业,可能拖累其长远发展,压抑其生产热情,一旦经济正常运行,供不应求的矛盾还将会加深。那么积极的一面呢?除了有利于降低下游工业企业生产成本,减少亏损,增加利润,提高企业竞争力之外,至少还有以下多个方面。
  有利于缓解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压力,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此其一也。生产资料价格长期高位运行或上涨,尤其水电气等资源性价格的持续上涨,将直接或间接增加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拉动居民消费价格逐步上涨。同时,下游企业继续承受生产成本增加的能力将会达到极限,只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通过提价来转嫁上游产品涨价的负担。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已连续3年多保持一定幅度增长,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在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分别下跌2.5%、3%的情况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还分别上涨2.6%和2.4%,如果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止跌回升或大幅度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还会更大,社会承受力会下降。
  有利于推进节能减排,加大经济结构调整,此其二也。对原来产能过剩、资源消耗大、对环境污染程度高的行业例如煤炭、钢铁、氧化铝等行业来说,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下跌将减少这些行业的利润,增加市场竞争难度,一些企业会倒闭或破产,从而可通过市场手段推动节能减排、行业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另外,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仍是投资拉动型,需要依靠较高增速的固定资产投资来拉动。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下跌,将会影响一些工业企业扩大再生产意愿和投资热情,从这个意义上讲,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下跌有利于降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为资源价格改革提供一定的空间,此其三也。前几年生产资料持续高位运行,给水电油气等公共事业带来很大的成本压力,下游资源价格上调的呼声较强。但由于之前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较高,政府从民生考虑有意延缓了上调价格的步伐。如今生产资料持续下跌,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也不高,此时考虑调价受到的社会压力会较小。如果等到生产资料价格止跌回升后再考虑调价,受到社会的质疑和压力会更大。
  因此,可以说,当前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下跌,正是抓紧资源价格改革的有利时机。为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做好“稳增长、调结构、管理通胀预期”工作,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其次,进一步调整生产资料的产能,增大市场需求,缓解生产资料产能过剩矛盾。相关职能部门应借此机会主动引导企业限产增效,以淘汰落后产能来压缩现有产能,对新增产能要严格限制和优化结构。同时,适度扩大生产资料市场需求,实现生产资料市场的投资与消费协调增长、生产资料市场与消费资料市场协调增长,保持其价格的基本稳定。
  再者,继续加大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力度,提高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大力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和发展循环经济,推广先进适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推动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可再生资源”的良性循环。
  复次,抓紧深化生产资料领域市场机制的改革。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加快建立能反映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治理成本的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尤其是要适当提高重要资源性产品资源税税率和矿产资源补偿费标准,促进能源资源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对石油、电力、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产业要进一步实施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改革,最大限度地消除和弱化垄断,以有利于形成上下游产品之间均衡、协调的价格运行机制。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上半年应加快资源价格改革 2013-04-11
· 推进资源价格改革何必畏首畏尾 2013-04-10
· 资源价格改革机不可失 2013-04-03
· 吴晓灵李扬点评政府工作报告:通胀目标为资源价格改革留出空间 2013-03-06
· 资源价格改革方案择机出台 2012-03-01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