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有逼上梁山,深圳有逼上坪山。 同住一个小区的大学同学一直是我羡慕的对象。他们夫妻二人30出头,家庭年收入大约30万,有房有车。最近更是新添男丁一位,小日子过得很是滋润。可如此幸福终究还有烦恼,孩子加上老人,于是原本宽裕的2房1厅瞬间变得很挤,迫切需要改善性住房。 可是,小区里的2房需要200多万,3房则在300万以上。即使先卖后买,也需要补足100万的差价。同时,同学早把户口落在了现有房子上,先卖后买还得再次把户口迁出再迁入,繁文缛节种种,实在不胜其烦。最重要的是,房价还在持续上升,从原住房出售到回款到敲定新住房,至少需要2至3个月,中间全家老小还要租房、搬家,孩子太小多有不便,而本已捉襟见肘的预算更增加了时间风险。同学的换房计划,似乎如何也无法周全。 最稳妥自然是再买一套,同学是深户,按照规定可以购买二套住房。然而,60%的首付要求却让他头疼不已。由于离首次置业没有多久,他的预算只有不到60万,能承受的总房价也就只有100万。这个价格,别说是在原关内,就算去到龙华、宝安、龙岗,最多也就是个1房1厅。要想全家住在一起,买3房似乎只有远走坪山。 逼上坪山,除了高房价作祟,限购政策更是帮了倒忙。严格的限购,让买房的资格成为稀缺,业界俗称房票。首套置业的房票,那是相当珍贵,3倍的杠杆率,60万首付可以买到200万的房子。而对于同学这样二次置业的,房票变成了首付6成,且仅剩一张。同学自然希望买的房尽量大,一次搞定全家需求,对房子的户型、小区的环境都有较高要求。最后,就只能牺牲交通位置,谋求相对边远但房子品质更好的坪山。 不仅针对改善型置业,房票对于首套置业的刚需来说同样弥足珍贵。比如笔者,虽然握有3成首付的房票,却绝不敢乱用。且不说房价还在突飞猛进,即使维持现有价格,以笔者目前的收入,10年内未必有二次置业的能力。所以,用第一张房票最好就一次到位,买一个够三代人住的大房。如此,市区内的房子就不用考虑了,龙华等火热的新区也十分勉强,最后被逼上坪山或许是最优的选择。 买在市郊,更多是寄望于城市未来。可是,城市发展总是由近及远,市政规划也是由中心向周边辐射。在相关生活配套还未跟上时,郊外居民陡然增多,势必造成交通拥塞、物业混乱,学校、医院资源紧张。政府为了“救火”,不得不临时改变规划方案,加速上马各种计划外的城市建设,打乱规划的同时也会给地方财政带来新的压力。这一切和政府实施限购、限制房价的初衷完全不符。 限购政策虽然对房价限制十分有效,但也创造出房票这种稀缺资源。市场上甚至有专门出售房票的投机者,私下交易买房资格。同时,总有些达官权贵能绕过监管,近年来频频出现房姐、房叔一族,似乎总有用不完的房票。可见,再严密的防范也会有漏洞可循。而对于普通老百姓,绕过监管的最好办法莫过于离婚。一个家庭最多只有2张房票,一旦离婚就能拥有4张,且其中2张是最“优质”的首付3成房票,如此一来节省的现金支出何止百万。各地方频现离婚潮,限购政策需要承担一定责任。 行政限购政策只是一时应急,长期下去,其边际效应就会减弱,而负面影响则会放大。首次置业也好,二次置业也罢,既然是刚需,如何限购也是抵挡不住。限购政策已实行两年有余,可一线城市的房价依旧上涨。深圳市区内新建的豪宅虽然空置率极高,但却依然供不应求,开盘即售罄。火热的房产市场不会因限购政策而降温,可老百姓的买房自由却因此大打折扣,舍近求远的无奈折射出行政限购的缺陷和弊病。限购政策或许应当考虑有所改变,更加人性化,真正周全普通群众的刚需,真正起到控房价、利百姓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