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股票市场,道德伦理是一个奢侈品。不少学者试图研究中国股票市场的道德伦理问题,但得出的结论却令人悲观,中国的股票市场是一个没有道德伦理的市场。曾经有学者建议,应当对中国的股票市场采取休克疗法,以彻底放开市场准入的方式大浪淘沙;还有一些学者提出应当让中国的股票市场突然死亡,另起炉灶重新开张。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决策者敢于冒险支持这种主张。中国股票市场最大的道德伦理,就是千方百计地稳定股票市场的秩序,不管股票市场的价格如何波动,保住中国的股票市场是监管者的第一要务。 笔者之所以讨论这个问题,是因为一些海外学者不断地询问,中国的股票市场为什么如此奇特,以至于根本无法反映中国经济整体发展状况。笔者的回答是,中国股市是一个典型的转型市场,其基本特征就在于,股票市场是一个财富分配的场所,它充分反映出中国社会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两极分化现状。讨论中国股市的道德伦理问题,不能与中国的整体经济形势挂钩,当然更不能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联系在一起。部分上市公司经营状况良好,但是,由于在股票市场缺乏足够的人气,股票价格相对稳定。另外一些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并不尽如人意,但是,由于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热衷于炒作,结果导致股票价格大幅度波动。 在中国股市既没有公认的商业道德,因为控股股东经常不履行自己公开作出的承诺;也没有职业道德,因为股市中的绝大多数证券经营者同时也是投机者,他们不会为了职业的荣誉而放弃眼前的利益;中国股市更没有社会公德,因为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市场,奉行的是丛林法则。进入中国股市必须接受这样的残酷事实,如果按照中国的法律分析中国的股票市场,永远无法得出正确的答案。部分学者认为,当前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是有法不依,因此,讨论中国股票市场的伦理道德似乎有些不合时宜。其实,中国股票市场的许多法律规则之所以得不到真正执行,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最起码的伦理道德。换句话说,中国股票市场所有法律规范都缺乏起码的道德伦理支撑。 为了维护中国股市的秩序,监管部门负责人可谓殚精竭虑。现在一些学者鼓吹机构投资者应当更多地进入A股市场,甚至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主权基金必须大规模投资A股市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股市起死回生。不过,在笔者看来,如果中国股市的结构不发生根本改变,中国的主权基金进入A股市场,将会导致中国的财富分配彻底失衡,主权基金在股票市场的大量投资将会直接进入少数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口袋,中国的主权基金最终将会遭受重大损失。 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尽快解决中国股市控股股东的道德规范问题。笔者的建议是:第一,必须尽快制定专门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商业道德准则,对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行使股权的行为颁布具体的道德行为指南,明确要求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必须签订道德伦理承诺书,确保在一定的期限内不从事本公司股票交易活动,不直接从股票交易价格的变动中获利,在承诺的期限之外从事本公司股票交易获得的利润,应当抽出一部分作为社会公益金。第二,必须制定与身份社会相适应的股票交易伦理法。中国当前仍然处于身份社会,社会关系极为复杂。一些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和经营者巧妙地利用身份复杂的社会关系,建立非常隐秘的关联交易系统,依靠我国现有信息披露法律规则,根本不足以打击此类犯罪活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创建股票市场的道德伦理体系,让上市公司的经营者以及控股股东披露自己的社会关系情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的股票市场逐渐透明。 既有的历史经验证明,道德伦理是法律制度的重要支撑,法律制度的实施有赖于行业普遍共识。如果在中国股市缺乏公认的商业道德,股票市场的交易者普遍缺乏职业道德,那么,要想恢复人们对中国股市的信心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重建股票市场的道德伦理是无奈之举,因为在西方股票市场行之有效的法律规范,在中国股市根本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大力改造中国股市的文化土壤,逐步地创建中国股市的商业道德、职业道德体系,才能让中国股市逐渐成为一个健康的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