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最新榜单于7月8日揭晓,榜单显示,今年中国大陆上榜企业由去年的73家“稳步”增长至89家,中国大陆上榜企业数量连续第10年增加(中国经济网7月9日)。
中国企业上榜500强,从绝对数量看,仅次于美国的132家;从占比看,今年中国企业在这份榜单上占比已高达17.8%,而美国占比为28.4%。中国是上榜数增长最快的国家。1995年到2013年这18年间,中国上榜企业的数量已经增长了40多倍;世界500强排名提升最多的20家企业中,来自中国的超过一半,比第二名的美国多出6家。
这充分证明中国企业在世界上的实力和地位正在不断提升,这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突飞猛进。我们有理由为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榜单上的快速增加而高兴,但是,仔细分析上榜中国企业结构,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和不足。
今年入围世界500强的中资企业共有89家,而民营企业仅为7家,占比仅为7.87%;2011年上榜中企为73家,民企为5家,占比为6.8%。今年新上榜中国企业新增16家,其中民企仅为两家,占比为12.5%。社会财富的蛋糕是一定的,国企占比过高,民企必然占比过少。这背后是各种经济资源、生产要素在国企和民企分配上的巨大差距。
民营企业是最具活力的经济细胞,对一国经济无论是就业还是税收上贡献很大。在一个健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国度,民企应该是主力军,经济实力和经营成果应该占据重要地位和优势。从世界500强榜单来看,中国民企尚未具备上述地位和优势。我们虽然不能轻易得出“国进民退”结论,但这一榜单中的中企上榜结构确实反映出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我们还可从中发现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现象——过度金融化。今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中国大陆有9家银行上榜,占据上榜公司利润总额的55.2%。与此相比,美国有8家商业银行上榜,利润仅为其所有上榜公司利润的11.9%。中国上榜的9家银行的利润,占去中国上榜89家企业利润总额的半壁江山,足以看出在中国整个经济利润的蛋糕中,银行业占到怎样的比重。
金融企业属于第三产业,是服务于实体经济、实体企业的,金融企业的利润从根本上来说来源于实体企业。如果金融业从中获取利润过多,那么,实体企业、实体经济的经营所得就会少。这将大大挫伤实体经济的生产积极性,使得弃实体经济化加剧,反过来又影响金融企业利润的持续性,使得经济空心化加剧,最终酿造出经济金融风险。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
世界500强上榜中资企业的持续性也值得注意。从今年新上榜的16家企业看,国有资源能源包括煤炭企业占据7家,其中山西煤炭企业占据4家,而资源能源特别是煤炭企业的黄金十年正在终结,整个行业不景气已经到来。上榜企业生产经营不可持续性问题已经凸现出来。
总之,在为我国企业上榜世界500强连续第十年增加而高兴的同时,暴露出的一些隐忧也让人们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