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如治家。当家庭收入减少,刚性需求加大时,就有必要削减支出、甚至动用趴在银行账户上的闲置储蓄家底。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把闲置、沉淀的财政资金用好”,说的正是同样的道理。 闲置、沉淀的财政资金规模究竟有多大?据审计署日前公布的数据,2012年中央104个部门本级有396.4亿元结余结转资金;18个省级政府设立的财政账户多达478个,存款余额相当于其国库存款的44%。央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政府存款为3.2万亿元。透过这些数据我们对闲置、沉淀的财政资金规模有了大致的判断。 盘活闲置、沉淀的财政资金是接下来相关部门工作的重点。笔者认为,对于目前闲置、沉淀的财政资金,各级财政部门对本级财政预算安排形成的,应首先认真清理后进行分类归集,需保留的,要尽快分解下达,加快支出进度;对于属于已经无法支出或无需支出的,以及超过预算规定期限尚未使用的结转资金,应该收回集中用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对棚户区改造、节能环保、公共服务业、城市基础设施和促进消费等方面的投入。 可以肯定的是,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这项工作并不简单。因为它涉及“比触动灵魂还难”的利益,关乎打破利益存量,重新分配资金的大问题。将沉淀资金重新安排使用,对一些部门来说,意味着手中可支配资金的重新调整,还存在来年预算被缩减的可能性,博弈与较量将不可避免。由此看出,此次国务院会议提出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显示了改革的进取性。 如果说,审计整改为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提供了契机,将闲置、沉淀的财政资金由原来的“死资金”变成“活源泉”,那么,我们更希望整改能成为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的“催化剂”。 大量财政资金闲置,这不是一个新出现的问题,在近年来的审计报告中,此问题屡屡存在。在财政收入增速较高的前些年,大量趴在账户上的闲置财政资金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在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凸现的当前,闲置、沉淀的财政资金显得格外“扎眼”。表面上看这是财政资金管理的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则在源头——预算体制上。由于预算编制不科学、不精细、执行不到位、缺乏问责机制等原因,导致资金沉淀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彻底解决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必须下决心启动预算体制等相关财政体制改革。 近年来,改革预算体制的呼声非常强烈,相关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但改革的进度比较缓慢,与公众的期望值距离较远。就我国预算体制改革的目标,当前各方已达成共识:要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在预算编制、预算分配、预算执行、预算透明度、预算绩效、问责机制等多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值得关注的是,5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研究部署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时明确,要下大力气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形成深化预算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从这个角度看,此次国务院提出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唤醒的不仅仅是资金,更是改革的决心与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