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去杠杆化?
2013-07-04   作者:罗克关  来源:证券时报
分享到:
【字号
  步入7月,此前沸沸扬扬的银行间资金紧张事件开始告一段落,资金价格也开始回落到上半年正常的月末价格区间。
  但在舆论方面,更多反思事件深层次原因的文章却依旧热情不减,甚至有人提出了“Likonomics(李克强经济学)”这一名词,直言经济减速、财政货币去杠杆化以及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将是未来中国经济政策的核心主题。
  这些反思值得金融机构仔细玩味。因为从事后来看,本次事件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应归于机构对政策走势的误判。更有甚者,基于对政策仍将延续宽松的判断,很多金融机构在6月末的资金布局上依然大胆,并没有充分估计将可能出现的风险。但事实上,经过媒体回溯可以发现,国务院常务会议6月19日所强调的“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提法早在5月中旬就已在不同层面吹风。只是市场惯性太大,非有极端事件不能完全扭转预期。
  此役过后,金融机构必须降低经营杠杆,以更稳健的态势来面对未来已成共识。但是,为什么要在这个时点上开始强调去杠杆化?去杠杆化的力度和速度未来有多大?对此,市场依旧存在疑惑。
  记者以为,政策逻辑的蛛丝马迹仍然可以通过回溯而有所发现。事实上,最近两个月以来货币金融政策的拐点应为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此次会议研究部署了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九大方面的重点工作,金融方面的工作重点位列第三,其中提到“稳步推出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措施,提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操作方案”。
  此次会议之后,外汇管理局很快宣布对进出口数据中隐藏的资金异动情况展开排查,央行也在5月9日重启央票发行,双管齐下防范热钱涌入。稳住外部环境之后,“盘活存量”提法就开始在各个场合不断吹风:5月13日在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指出,“在存量货币较大的情况下,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较高。要实现今年发展的预期目标,靠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资,空间已不大,还必须依靠市场机制”;6月8日,李克强在河北主持召开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时,进一步要求“要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最后,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下一步货币政策基调将是“用好增量、盘活存量”。
  与此同时,与利率及汇率改革相关的各个事项也开始频频见诸报端。利率改革方面,央行于6月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中称,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各方面条件已经具备,可择机出台并组织实施。随后就有媒体披露称,监管部门近期已在多地就此展开调研并组织银行实施压力测试。汇率改革方面,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刚刚闭幕的陆家嘴论坛上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会有所提速。
  这些零散的碎片组合在一起,一个比较完整的图景就是,5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做出明确部署的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事项显然正在多方推进。正因为此,6月末被市场视为突发事件的资金市场震动才能够给出合理解释。因为利率市场化意味着机构在资金成本端将进一步承受压力,而汇率方面的进一步市场化,显然意味着境内金融市场与境外市场的互动将更为密切——资金进出对金融市场的冲击会进一步放大。
  要应对这些挑战,金融体系必须保持稳健,否则就将面临难以掌控的局面。经过这些市场化改革考验的金融体系,更要承担此后支撑中国经济发展输血管道的任务。顺理成章的结果就是,当前金融机构以过往宽松货币政策基础而构建的不稳定盈利模式,将有必要做出适当调整。
  可以预见,如果利率和汇率改革已经下定决心,那当前已经采取的去杠杆化行动就不会止步。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专家:疏导资金流向 去杠杆化应成突破口 2013-06-28
· 去杠杆化 赶早不赶晚 2013-06-27
· 去杠杆化是金融改革重点 2013-06-27
· 银行去杠杆化迫在眉睫 2013-06-26
· 银行去杠杆化苦果难咽 2013-06-2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