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传递出重要信息,地方官员考核将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考核依据,而是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内容。这对促进我国经济转型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过去,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作用下,官员的政绩考核与升迁机制主要围绕经济绩效展开,各级政府比拼的是经济规模、增长率这样的“硬指标”。这种考核模式对激励官员干劲、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固然起到一定作用,但其负面效应在当前也越来越突出。
比如投资在短时期带动性强,一些官员容易将投资与经济增长直接画上等号。为创造政绩,一些地方不择手段甚至竭泽而渔,出现了重复投资、低水平建设、招商引资混乱等现象。投资背后需要大量资金支撑,又衍生出土地财政和地方债务的问题。而从全局范围来看,更衍生出产能过剩、投资-消费失衡等全国性难题。
另外,在以经济绩效为主的考核体系下,下级政府一般会提出更高的发展目标,出现层层分解、层层加码现象,不仅削弱了中央宏观调控的效果,还出现统计造假、数据打架的情况。
但与“硬指标”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教育、卫生、社保这类“软指标”由于所占考核权重较小,实现难度大,见效慢,地方官员往往缺乏实干的动力,更倾向于将大量资源投入事关绩效考核“一票否决”的领域,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虽可取得立竿见影效果,但也在客观上导致一些影响极坏的恶性事件出现。
当前,我们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其中一个重要落脚点就在于完善考核机制。通过制度合理设计,促使地方官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改变过去“发展只见物不见人,老百姓未得实惠”状况,倡导建设服务型政府。将人民群众满意度、居民幸福指数纳入对官员的考核,真实反映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
但在具体改进过程中,由于需要将过去比较单一的增长指标转变为更具综合性的指标体系,特别是新增并突出民生类别的诸多“软指标”后,或不可避免地出现难以量化甚至容易人为扭曲的状况。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绩效考核体系,还需要有关部门在实践中多思考、多论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