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次内地银行流动性紧张情况属于“心慌”,而非“钱荒”。 的确,从银行体系整体流动性上看,不存在流动性短缺问题;但从个别商业银行的结构上看,“钱荒”又是不争的事实。个别行、局部的“钱荒”导致了整个市场心理恐慌,而“心慌”又加剧“钱荒”,最终导致股市黑色星期一(6月24日)的爆发。除了没有金融机构倒闭以外,看上去都与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以及美国金融机构“钱荒”引爆的全球金融危机有几分相似。 “心慌”加剧“钱荒”。姜建清说:“那几天对我们来说,也确实有一点紧张,我们也在观察市场,在看市场到底产生了什么变化,我们的流动性未来走势会怎样,我们的交易对手到底有什么问题。”他至少在三方面心里没底:银行资金到底会紧缺到何种程度;工行资金会不会发生极度紧张;拆出去的资金,对方银行是否有偿还能力?工行作为第一大行,竟然心里没底,也“心慌”了。 一些资金富裕的大行反向操作就是“心慌”的表现。一些流动性充裕的大行出于担心,不但不主动融出资金平抑波动,反而出于谨慎动机还从市场上融入资金,加剧了市场波动。这就是后来央行要求“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在加强自身流动性管理的同时,还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配合央行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的原因。据说,一些大行向市场融出资金,是银行间资金拆借市场利率连续回落的原因。 “钱荒”虽是局部的、结构性的和个别金融机构的,但是反映到市场上就是全面性的、恐慌性的,看着Shibor利率飙升到30%以上,无论哪个交易主体都会恐慌和心慌。切不可小看这种“心慌”,“心慌”导致的恐慌最终酿成大的金融危机已经屡屡发生。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刚开始仅是雷曼兄弟一家资金链条断裂,但是,股市暴跌以后,使得几乎所有华尔街金融机构都极度恐慌。出现的现象就是机构惜贷、惜金、吸金,都不愿意拆入融出资金,最终整个金融市场资金链条断裂,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所以金融市场的恐慌和“心慌”现象千万不能小觑。 银行体系究竟缺不缺流动性,谁对此最知道底细?唯有央行。从实际数据上看,5月末,金融机构备付率为1.7%,截至6月21日,全部金融机构备付金约为1.5万亿元。通常情况下,全部金融机构备付金保持在六七千亿元左右即可满足正常的支付清算需求,若保持在1万亿元左右则比较充足。换句话说,存在着四五千亿元的“闲置浪费”资金躺在央行账面上。所以,央行相关部门负责人明确表示,“从总量上看不存在流动性短缺问题。”但是,这些信息不能只停留在央行内部,“从总量上看不存在流动性短缺问题”的结论,也不能只有央行自己明白,而是应该在6月20日Shibor利率飙升到30%以上时及时亮出“家底”。这个“家底”是消除市场恐慌、消弭金融机构“心慌”的最好措施。这就是姜建清先生所言:“像中央银行这样权威机构的解释澄清是非常重要的。” 金融一旦脱离了实体经济,就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最终银行可能坍塌,可能爆发金融危机。一向流动宽松的中国内地市场,5月底以来竟然爆发了银行“钱荒”风险,究其原因还是金融脱离了实体经济,在金融银行体系里空转导致的风险。这个教训一定要牢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