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机场项目的环评报告到底有没有获得审批,这个地方政府三缄其口的简单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尽快展开调查,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原计划今年国庆节正式通航的神农架机场,正因潜在的环境风险而深陷舆论漩涡。据媒体报道,为在神农架原始森林中建造“华中最高机场”,工程方削平了11座山头,填平了6道深谷和数百个溶洞。这一做法引发了当地民众对环境的忧虑,而当地政府却拒绝公开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称通航之后会给公众一个交代。 在神农架林区开建机场,既要防范噪音扰民、污水处理等常规的环保问题,还要评估炸山毁林给原始森林生态环境带来的潜在风险。建设这样一个特殊工程,必须以环评报告获批为前提。但直到机场即将通航时,公众都无法通过任何公开渠道查询环评报告,当地政府部门似乎把环评报告当成了“不能说的秘密”。 以往的诸多案例都表明,信息公开越充分具体,公众才越少猜想和质疑。相反,该公开的信息不公开,其中越是容易隐藏有“猫腻”。神农架地方政府如今面临的舆论困境,正是将应公开的信息当“秘密”所致。不按规定公布环评报告,而推说通航后再行交代,确实有想造成“既定事实”的嫌疑。 这样的怀疑并非毫无依据。2011年11月,因为相关环评文件未获批准,国家环保总局曾责令广东揭阳潮汕机场停止建设。但由于该机场在被叫停时早已基本完工,废弃将造成严重浪费,最终,潮汕机场被叫停一个月之后就在激烈争议中投入使用。投资总额高达10亿元的神农架机场,似乎也笃信有关部门不会动真格,于是想“依葫芦画瓢”——赶紧建完,大不了补交相关手续。 这种“先上车后补票”的做法,违背了环境评估应有的流程和制度,而涉事机场如最终顺利通航,其违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不得不由当地民众埋单。另外,目前种种迹象表明,神农架机场在开建前就没有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当地政府只看到建机场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却忽略了违规建机场所蕴藏的环境风险。 神农架机场项目的环评报告到底有没有获得审批,这个地方政府三缄其口的简单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尽快展开调查,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如果调查显示这个项目确实有违规之处,则应依照既有的规章制度,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格的问责;如果确实有规范的环评报告,也应反省相关部门在信息公开方面所存在的不足。 客观来说,在交通相对闭塞的神农架林区建机场,是一个能完善交通网络、促进旅游资源开发的民生工程。只要遵照相关程序做好环评工作,并在调研评估的基础上趋利避害、调整建设方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多赢”,并不算难事。如果当地政府没有违规之处,就不应将机场环评报告当“秘密”,而是更有底气公开信息,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