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银行间市场的状况可以用疯狂来形容。“钱荒”俨然成为近期最热门的词汇,银行业的“钱荒”及其导致的股市暴跌等连锁反应引起了各方的密切关注。 事实上,自端午节后,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在短期下降后出现大幅上涨,截至6月20日,利率飙升到13.444%,创出历史新高。同日,质押式回购隔夜加权利率也升至两位数,盘中甚至报出了30%的峰值,而1天期国债逆回购最大年化利率达50%。6月24日,一直处于高位的银行间拆放利率回落200基点至6.489%,但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却再度大涨611个基点,至15%的高位。前者代表着银行间资金流动性松紧程度,而后者则表示整个金融市场上的资金松紧。种种迹象表明,银行在资金层面的确面临较大困难。 银行一直被外界认为“不差钱”,这次却发生了大面积的钱荒,看上去有些让人意想不到,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银行此次出现钱荒不是偶然,而是事出有因。就银行自身来说,一是银行盲目扩张信贷规模,数据显示,5月份国内四大银行新增信贷投放量接近3000亿元,全国新增信贷可能达到9000亿元左右。而6月前10天,全国银行信贷增加近1万亿。尽管信贷规模庞大,但实际上银行大部分贷款被投向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贷款和产能过剩的行业,比如钢铁、水泥、光伏、造船等等,然而这些行业出现的种种问题导致银行回款困难。二是银行的大部分资金体外循环,影子银行导致银行资金“空转”,银行利用脱离监管的表外资产投资套利,由此产生的期限错配给银行流动性管理带来较大压力,而银行支持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的政策没有落到实处。此外,还有银行面临年中存贷比考核,债市整顿风暴等一系列因素,在短期内同时发挥作用,造成了史无前例的资金面紧张。外部原因方面,日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态,会选择合适时机让QE退出。这一言论直接导致全球的热钱从新兴市场向美国回流。此前备受青睐的中国市场无疑成为热钱流出的重灾区。新增外汇占款的下降,变相拉高了资金价格。数据显示,中国前四个月新增外汇占款分别为6836.6亿元、2954.3亿元、2363亿元、2943.5亿元,5月骤降至668.62亿元。 此次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资金紧张局面,然而,央行却并未施与援手,坚持从紧的货币政策。分析认为,央行迟迟不愿入市放水,意图是打压风险偏好,促使商业银行以更加谨慎的方式管理资产负债表,特别是控制一些机构流动性错配的风险,试图通过融资成本的提高迫使银行缩减信贷规模,谨慎管理流动性,倒逼银行“去杠杆化”。 笔者认为,央行坚持不放水,就是要逼迫银行自己解决自身的资金紧张难题。没有央行的支援,单靠自己的能力来应对这场大危机,对银行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考验。面对同业市场日益高企的利率,显而易见银行从同业市场获取资金的难度日益增大,如想获得资金就必须承受超高的成本,这对银行无疑是十分不利的。对此,银行或采取“去杠杆化”的办法,通过出卖资产降低负债,赢得和盘活资金,来应对目前缺钱的局面。当然,银行并不愿意这么做,因为这样会导致银行资产大幅缩水。但央行坚持不释放流动性,目的就是逼迫银行“去杠杆化”,在目前资金超紧张的情况下,对没有更好办法的银行来说,“去杠杆化”显然迫在眉睫。
|